“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詩仙李白的一首《靜夜思》千古傳唱,至今依然詩意闌珊。余秋雨先生也曾說:“深夜,才是最好的思考時光。”每當加班結束后的夜闌人靜,我總是遐思不斷。作為新入職的基層黨員公務員,我“思念”最多的倒不是故鄉,而是一年來自己在工作上努力奮斗的點點滴滴。思著念著,竟涌出了幾行不成音韻的“敬業詩”來。
常作靜夜“思”學習,讓敬業“詩”更有磅礴底氣。習近平總書記說:“剛參加工作的干部就像小樹苗一樣,需要精心澆灌、修枝剪葉,基礎打扎實了才能茁壯成長。”是的,作為一名年輕干部,必須要自覺努力加強學習。“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年輕干部的學習包括很多方面,但首當其沖的堅實基礎還是思想教育、黨性修養。我們務必要從一開始就想明白當干部為什么、在崗位干什么,答好從政第一個問題;務必要從一開始就加強黨性修養、筑牢信仰之基,加強政德修養、打牢從政之基,嚴守紀律規矩、夯實廉政之基,釘好從政第一粒扣子。只有這樣,我們的“敬業詩”才不會歪斜、淺薄,而是底氣磅礴。夜深人靜,光影婆娑,恍忽間,自己抵達了第二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的活動現場,一個聲音在說:一定要抓住這個學習提升的機會;又輾轉到了《榜樣4》直播間,另一個聲音在說:一定要以榜樣為示范,牢牢把握學習前進的方向,努力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初心……“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我們一定要在“用青春的力量與汗水澆灌基層的土壤”的敬業詩行上,扎實落筆。
常作靜夜“思”實踐,讓敬業“詩”更有現實基調。“人民至上,實踐第一。”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社會主義是“干”出來的。作為一名年輕干部,必須到實踐中去歷練。剛參加工作時的年少輕狂還歷歷在目,而轉眼間就被實干中的“本領恐慌癥”壓得喘不過氣來。比如,總是感覺自己的“滿腹經綸”跟群眾的“滿地雞毛”掛不上鉤;總是感覺群眾跟自己有距離感,不親不熟、不冷不熱;總是感覺群眾有些刁蠻,不僅提出的問題都很尖銳,而且怎么回答都不滿意……可是,當看到這些問題到了老干部們那里卻通通不是問題的時候,我立刻意識到了什么。毛澤東同志曾提出,“我們隊伍里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我們黨既要政治過硬,也要本領高強”。“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我們要克服本領恐慌、增長能力才干,最根本的途徑就是要發揚馬克思主義學風,拜人民群眾為師、理論聯系實際,在工作實踐中鍛煉成長。夜深人靜,清風徐來,恍忽間,自己的問題若隱若現:深入基層時間還不夠,調查研究方法還不夠,與群眾打交道虛心還不夠,文件精神領會還不夠,思考問題角度還不夠……“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我們一定要在“腳踏實地”的敬業詩行上,務實著墨。
常作靜夜“思”未來,讓敬業“詩”更有浪漫色彩。“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國家和民族的事業中,才能最終成就一番事業。”年輕干部要作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生涯規劃。從現在起到本世紀中葉,是實現第二個“一百年”目標、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歷史時期。也正是屬于我們這一代年輕干部接力快跑、創造歷史、抒寫榮光的歷史時期。使命呼喚擔當,使命引領未來。能在自己人生風華正茂之時,際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歷史進程,倍感幸運和振奮。我們一定要不負人民重托、無愧歷史選擇,爭當優秀的年輕干部:對黨忠誠,堅定不移聽黨話、跟黨走;要信念如磐、意志如鐵、勇往直前;要當老實人、講老實話、做老實事;要強化自我修煉,正心明道;還要錘煉出足夠本領來接班……夜深人靜,花影搖曳,恍忽間,一年來的基層歷練又一幕幕重現,有過失敗、挫折,也有過苦悶、彷徨,畢竟遮不住對那成功的快樂體驗和對那光明未來的美好期許,閱歷豐富了,能力增長了,信念堅定了,動力增強了……“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我們一定要在“通往理想彼岸”的敬業詩行上,浪漫飛彩。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敬業”,在這靜靜的夜里,不知不覺中,我竟將“靜夜思”套用了。是呀,“敬業”是共產黨人應有的崇高事業態度,共產黨人的一生就當是一行行壯闊的“敬業詩”。唯有不斷地思學習、思實踐、思未來,才能讓這首“詩”底氣磅礴、質地樸實、文彩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