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穿石,是一種鍥而不舍的力量,是一種矢志不移的精神,是一種鄉親不富決不罷休的為民情懷。隨著第二批主題教育不斷走向深入,必須要涵養滴水穿石的力量,鑿開橫亙在群眾奔向幸福生活的最后一塊硬石頭。
涵養“滴水穿石”的為民情懷,要咬定青山、鍥而不舍。釘釘子不是一錘子買賣,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從黃沙漫天、人鳥難存的荒漠到綠海無垠的生態屏障,是三代塞罕壩人咬牙堅持、擼袖奮斗的汗水、血水和淚水的澆灌,是對“九層之臺,起于壘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的真實寫照。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是當下老百姓最期待的事情,在主題教育中共產黨人必須以百姓心為心,想百姓之所想,急百姓之所急,堅守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不棄微末之功,以滴水穿石的韌勁,將各項民生工程不折不扣穩步推進。
涵養“滴水穿石”的為民情懷,要迎難而上、敢于斗爭。面對困難我們必須是敢于亮劍,要有“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的決心和毅力。現實中,有人害怕困難,不正視困難,遇事就當翹腳老板,或是虛張聲勢、急功近利。殊不知,困難和風險一直存在,也不會輕輕松松被解決,這就要求我們既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正確面對認識困難,以大無畏的勇氣拔掉前行路上的一個個“婁山關”“臘子口”。在打贏脫貧攻堅的決勝期,習近平總書記向全黨全國發出了“不獲全勝決不收兵”的號召,重啟了“兩不愁三保障”的回頭看大排查,就是要我們正視脫貧攻堅工作仍然任務艱巨。在主題教育中,我們要發揚攻城拔寨的精神、釘釘子精神、斗爭精神,破難攻關,帶領群眾奔向幸福小康。
涵養“滴水穿石”的為民情懷,要站高望遠、放眼未來。一滴水的力量非常弱小,在一塊堅硬的石頭面前,更是無足輕重,但是當成千上萬數億的水滴不停地匯集在一起時,將會成為一股強大的力量,任何的石頭在它們面前都將被擊穿。干事創業尤當如此,我們要有遠見,看得見久久為功的力量,有當墊腳石的覺悟,從長遠為群眾的致富路謀劃,能夠忍得住寂寞,甘當群眾致富的幕后英雄,要“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立足長遠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覺悟,更要有“功成必定由我”的自豪,不貪一時之功、不圖一時之名,堅守初心使命,方能亂云飛渡仍從容,行程萬里俱無憂,不斷推進主題教育走深走實、入腦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