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為碑,人心即名。歷史記錄下了一張張奮斗面孔,也銘刻下了一段段歲月史詩。紅旗渠,一條從太行絕壁中“摳”出來的“精神之渠”,無時無刻不洋溢出民族光彩,彰顯著太行精神。
組工干部的心中也有這么一條任重道遠的“精神之渠”,它來源于民族之魂,永葆著初心活力,燃燒著青春熱血,象征著美好期許。鑿掘好這條“精神之渠”,就要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信條中履行好光榮職責,在接續發展中培基固本、行久致遠。
為信念,守志篤行,初心如磐。“除險英雄任羊成,閻王殿里報了名”,上世紀60年代,修建紅旗渠時發生了人員傷亡現象。因為艱難險阻,“叫停”的聲音時有傳出。但山石般堅硬的個性造就了當地老百姓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紅旗渠的修建始終沒有“斷線”。凌空除險隊站了出來,頂著飛石,無所畏懼,以向死而生、敢拼敢搏的姿態征服了巍巍山巖,踏碎了嶙峋峭壁。
行走就要知曉走在何方,奔跑就要明白為何而跑。信念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最純粹的價值指向,是最高尚的精神追求。組工人的信念就是共產黨人的理想追求,組工干部的遵循就是黨員干部的初心。心有定力方能守志篤行,要淬煉黨性、錘煉意志、砥礪品行,從政策理論中去破解難題,從歷史演進中去把握規律,從投身實踐中去找尋答案,讓志存高遠成為自然而然,把初心情懷化為理所應當。
為目標,逆流而上,矢志不移。“引水如牽牛,劈山如切菜”,一條“人工天河”承載的是什么?毫無疑問,是一種熱血流淌的民族精神,是一種磨礪千年的吃苦品質。紅旗渠的施工現場異常艱苦,號稱“老虎營”的建筑隊伍卻敢于逆流而上,硬著頭皮爬上巖壁,吊在懸崖,用他們的話來講,就是丟什么也不能丟名字,沒有什么是一個“干”字解決不了的。輕描淡寫中刻畫出了精衛填海式的擔當態度,簡單直白中揭示了愚公移山式的使命意志。
時下流行著一句俗語:“人狠話不多”。從“老虎營”堅實頑強的身姿就能看出此中內涵。組工干部平日工作繁忙,高標準、嚴要求是基準,擔子重、任務緊是常態。不妨對自己“狠一點”,秉持啃硬姿態,吹響奮進號角,做到專心、守職、盡責,保持一股子拼勁和韌勁,發揚一股子沖勁和干勁,力求做到平凡崗位不平庸、簡約之事不簡單,在精益求精中勇挑重擔,于逆流之中克服萬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