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做好“三農”工作的重要部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事關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能否實現。堅強有力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進行基層治理的重要保障,是能否實現鄉村振興這一美好藍圖的堅實基礎。
聚焦農村帶頭人選育,筑牢鄉村振興之魂。鄉村要振興,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好帶頭人,好的帶頭人能帶動一片、帶富一方,因此要著力破解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無人選、人難選”的問題。要重點針對黨組織虛化弱化邊緣化、集體經濟薄弱的村,推行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并鼓勵擔任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經濟組織負責人。選拔一批基層工作經驗豐富、有意愿、有技術的黨政干部到村一級尤其是貧困村擔任黨支部書記。大力開展村黨組織書記提能培訓,采取“需要什么、培訓什么”的菜單式培訓,讓培訓內容學得進、用得上,不斷提升農村帶頭人引領發展能力。
聚焦農村隊伍建設,筑牢鄉村振興之本。鄉村要振興,就必須有一支穩固有動力、健康又活力的農村隊伍。加強農村隊伍建設要重視村級后備力量培養,加強政治吸納,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從退伍返鄉士兵、產業致富能手等群體中發展黨員,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要建立健全農民工黨組織體系建設,針對在外務工的農民工黨員建立流動黨支部,出臺農民工回引、培養、使用、管理、激勵系列具體舉措,將技術好、對鄉村富有感情、農村工作經驗豐富的優秀農民工進行回引,讓他們把自身的發展、家鄉的建設和國家的興旺結合起來,使他們以滿腔熱情投身到鄉村振興各項建設中來。農村隊伍強大,鄉村振興就會有不竭的動力和源泉。
聚焦村級黨組織功能發揮,筑牢鄉村振興之基。村級黨組織是鄉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和堡壘,要不斷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要打破按地域劃分黨小組傳統模式,按照黨員特長,根據產業發展、社會治理、鄉風文明、政策宣傳等鄉村振興重點工作,建立技術指導、志愿服務、文明建設等各類功能型黨小組,進一步實現黨組織資源再分配、再組合、再優化,搭建黨員作用發揮新平臺。要充分發揮好黨小組教育引導群眾作用和先進典型示范效應,有針對性地與貧困村、貧困戶開展“結對幫扶”,在本地區開展功能型黨小組先進創建和評選活動,凝聚鄉村振興強大合力。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事關鄉村振興根基穩固,只有不斷加強黨組織的建設,才能帶動鄉村振興的方方面面,才能推動鄉村全面振興,最終全面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