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老英雄張富清單的事跡經新聞媒體廣泛報道后,在全社會引起強烈反響。老英雄富清是原西北野戰(zhàn)軍359旅718團2營6連戰(zhàn)士,在解放戰(zhàn)爭的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先后榮立一等功三次、二等功一次,被西北野戰(zhàn)軍記“特等功”,兩次獲得“戰(zhàn)斗英雄”榮譽稱號。1955年,張富清退役轉業(yè)到湖北省最偏遠的來鳳縣工作,為貧困山區(qū)奉獻一生。他的先進事跡,充分彰顯了共產黨人堅守初心、不改本色的政治品格,有力弘揚了淡泊名利、無私奉獻的崇高精神,是廣大黨員干部學習的榜樣。
戰(zhàn)爭時代,槍林彈雨不曾退縮,他的初心是為國奉獻;困難時期,艱難困苦不言放棄,他的初心是為民服務;和平時代,淡泊名利不求顯貴,他的初心是為黨分憂。他的初心藏在保家衛(wèi)國的使命中,他的使命寫在為民謀福的大愛里,他的初心刻在為黨分憂的職責上。
視頻里的他愛笑,一笑,光潔的臉龐瞬間掛滿孩童般的爛漫,如清澈的湖水泛起漣漪。不笑時,目光里依然透著軍人的凜然。但是當他講的到和他一起并肩作戰(zhàn)的同志都為黨為人民奉獻了自己寶貴生命的時候,他眼含淚水,這是他對老同志的懷戀,是對老同志的敬佩,是對自己獲得這些榮譽的慚愧,他說他沒有資格來標榜自己,沒有資格來炫耀自己,比起逝去的戰(zhàn)友自己還能活著就很知足了,不能居功自傲。一直住的那間老房子里放了很多老英雄珍貴的物件,他的光輝事跡連自己的家人也沒有講述,他深藏自己的功與名,只為不變的初心。
一朝戎裝穿在身,終身流淌軍人血。老英雄張富清在部隊保家衛(wèi)國,沖鋒陷陣,立下赫赫戰(zhàn)功。軍旅有限,兵心永駐;脫下軍裝,本色不改。帶著一名軍人的忠勇,一心扎根最艱苦的地方,為人民謀福。老英雄張富清,用面對荊棘載途的無畏精神和不改本色的執(zhí)著追求譜寫了初心的生動內涵,用一生的堅守和默默的奉獻鑄就了砥礪前行的楷模豐碑。張富清,這個名字告訴我們:最大的獎章是社會的認可和表彰;最重的獎杯是百姓的贊譽和口碑;最好的獎勵是榜樣的力量和激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退役軍人是黨和國家的寶貴財富,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力量。“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丹可磨也,而不可奪赤。”真正的共產黨員,忠誠從不換崗,也從不變老。老英雄張富清,在新時代唱響了一曲忠誠奉獻之歌。作為一名共產黨要向老英雄學習,堅定理想信念,把對黨忠誠詮釋在行動中、體現(xiàn)在崗位上,努力在強國強軍的偉大征程中書寫絢麗詩篇、演繹精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