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培養干部,要抓好黨性教育這個核心”。黨性是共產黨員的立身之本,是德的核心與關鍵之所在,加強黨性教育,對于黨員健康成長與黨的事業的薪火相傳具有“固根守魂”的深遠意義。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教育工作者,個人認為,黨性教育既要抓在日常,更要融入經常,還要做在平常,如此才能筑牢初心、行穩致遠,真正讓基層廣大黨員思想返璞歸真、黨性固本培元。
黨性教育既要“滴灌”,更要“漫灌”。長期以來,我們的黨性教育重點突出黨員骨干的示范培訓,旨在通過以點帶面促進廣大黨員黨性修養得到提升,屬于“滴灌式”教育。作為基層而言,黨員群體不僅是機關事業單位的工作人員,更廣泛的是基層的無職黨員,受制于文化程度低、流動性強、組織生活參與少等原因,無職黨員一定程度上存在宗旨意識淡薄、身份意識弱化等現象,如果僅抓關鍵少數,廣大黨員整體素質始終難以得到全面提升。因此,黨員教育既要“精準滴灌”,更要“大水漫灌”,要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核心堡壘作用,通過“三會一課”等黨內活動推動黨員常態受教育,同時還要靈活教育形式,要有效利用“主題黨日”“微黨課”“網絡黨課”等讓黨員潛移默化的接受精神洗禮,實現潤物無聲的育人效果。
黨性教育既要“尋根”,更要“問道”。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走得再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面對基層黨員的黨性教育,我們既要通過開展黨史黨章學習、參觀革命烈士遺跡、重溫入黨誓詞等活動,讓其牢記入黨初心、保持黨員本質。同時還要結合實際,通過建立無職黨員設崗定責、黨員先鋒崗、黨員義工隊等機制,讓其參與到基層各項事務當中去,既清楚“來路”,更要思考“出路”,要讓其自覺肩負起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從而真正將黨性修養根植于靈魂深處,實現黨員價值、彰顯黨員典范。
黨性教育既要“塑形”,更要“鑄魂”。黨性教育不是空泛的說教,是一種現實的體驗,也是一種思想的自覺。抓黨性教育,找準載體就是“塑形”,黨性教育的塑形就是要融入情境、貼近生活、觸摸歷史,用豐富的感官體驗、動人的故事情節、直擊內心的聲音讓黨員接受思想洗禮,從而推動黨員實現由“要我怎么做”到“我該怎么做”的轉變。形是關鍵,形是“神”的根本,塑好形、有了載體,黨性教育的靈魂自然就根植于每名黨員教育內心深處,成為了抹不掉、洗不去的內心操守和價值準則。(文/趙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