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在《學習強國》及各大媒體上學習張富清老人的光榮事跡,心中充滿敬佩之情,眼中泛起感動的淚光。他用他的行動踐行了一個優秀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黨員干部應該向張富清這樣的老黨員學習“老”精神,不露、不爭、不顯、不貪,做一個優秀的共產黨員。
立功不露,做好該做之事。“我一心想到最前面去,想去當突擊隊”,張富清老人激動的說。在革命戰爭年代能夠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擔當,勇敢的沖在最前面,不怕死,堅定的認為死都是光榮的,做好一個突擊隊員應該做的事情。當代黨員干部應該學習張富清老人這種不怕犧牲的精神,做好自己崗位上的事,做好自己分內的事,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更要堅信“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的真理;為黨和人民立功,不是求表現、拉花架子,而是腳踏實地務到實處,干到實處。
遇功不爭,講求奉獻精神。“越困難,越艱巨,共產黨員應該越上前”,張富清老人鏗鏘有力的講到。退役后主動要求向偏遠貧困山區靠攏,在遇到問題時主動擔起重擔,帶領鄉親進山找水、歷時四月突擊修路,盡力做好每一件事情,為老百姓奉獻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廣大黨員干部應該立志成為像張富清一樣的優秀共產黨員,要有“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奉獻精神,要有“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親和之力,要有“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責任擔當,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豁達胸襟。
有功不顯,奉行低調為人。“和我一起并肩作戰的很多戰友,都為黨、為人民獻出了自己的寶貴生命,我有什么資格再到處炫耀自己?”,張富清老人的聲音幾度哽咽,眼中泛起淚光,低調中蘊含著知足。低調不顯擺是一種道德操守,更是一種精神境界,實而踐之者少,夸夸其談者多。作為黨員干部,為人民服務是不變的宗旨,干出了成績是應有的職責,不是夸耀自己的資本,不是驕傲自大的源泉,不是止步不前的基礎;更要踐行黨員低調的優秀品質,堅守初心,牢記使命,不改本色。
功成不貪,從未以公謀私。“和農民選一樣的,他們能用我也就能用”,張富清老人堅定的說到。功成身退后,深藏功與名,堅守公私分明,不給自己搞特殊;不讓自己的子女在自己上過班的地方工作,不為子女找門路,不讓家人搞特殊;一切按規矩辦事,從未有一絲一毫的貪心雜念,廣大黨員干部應學習優良家風、形成優良家風、傳承優良家風;堅持干干凈凈的優良作風,堅持公私分明的優良作風,堅決守住袖底的清風。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黨員干部應該加強完善自我道德修養,提高政治站位、思想站位、道德站位。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國家才有力量。黨員干部應該學習張富清同志此類老黨員的“老”精神,樹立良好的政治思想,構建正確的理想信念,培育傳承優良品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構筑實現美好中國夢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