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經·八難》:“氣者,人之根本也。”,《類經·攝生類》又說:“人之有生,全賴此氣。”。一個人的生存都依賴于氣,需要氣來支撐,那么要想當好組工干部,做好真正的組工人,則需要多生氣,用“四氣”涵養組工干部之身。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生對黨忠誠的“元氣”。東漢馬融在《忠經》中寫道:“天之所覆,地之所覆,人之所覆,莫大乎忠”。組工干部是黨員中的黨員,干部中的干部,是所有黨員干部的標桿和旗幟。元氣是人之根本,故而組工干部首要生對黨忠誠的“元氣”,并用“元氣”塑牢自身根本,進而如焦裕祿、楊善洲等優秀黨員代表一般,扎根人民,奉獻社會,用點滴貢獻譜寫一曲時代忠誠的贊歌。組工干部要以“元氣”運全身,用生命奏響忠誠強音,用壯舉書寫忠誠內涵,以實際行動證明對黨忠誠的“元氣”是組工干部的唯一根本。
“其身正,不令而行”,生公道正派的“正氣”。“士有公天下之心,然后能舉天下之賢”。組工干部是我黨管干部的干部,這就要求其必須要生公道正派的“正氣”。習總書記在《努力造就一支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一文中指出:“公正用人是我們黨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在組織路線上的體現,應該成為我們選人用人的根本要求”。這為組工干部的工作定了標準、指了方向,將公道正派作為組工干部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則,切實做到“對己清正、對人公正、對內嚴格、對外平等”。
“業精于勤,荒于嬉”,生奮進創新的“闖氣”。“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處于知識更迭迅速的時代,組工干部要順應時代潮流,做到“清如許”,就需要生奮進創新的“闖氣”,以保證“活水來”。組織工作雖顯程序化、制度化和模板化,但處于新時代背景下,組工干部應該在傳承中做到與時俱進和不斷創新。組工干部要把準政策導向、吃透政策內涵,總結經驗,進而開拓創新,勇于探索,敢于涉足一些前人不敢涉足的“盲區”,最終讓“盲區”成為組織工作成長的“新土壤”,結出奮進創新的組織工作“新果實”。
“公則生明,廉則生威”,生清正廉潔的“清氣”。“蕩兩袖清風,拂去心塵坦然,樹一身正氣,留下口碑偉岸。”組工干部因其職責職能的特殊性,面對紛繁復雜的誘惑,則需生清正廉潔的“清氣”以固己身。習總書記曾講到:當官發財兩條道,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這就告誡各級干部,特別是組工干部,要在工作中要練就不為物欲所動心,不因小利而失節的超凡定力。組工干部要甘守“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炫于五色之惑”的寂寞,認真學習黨規法紀,以嚴守道、以嚴聚氣,煉好自身的防腐技能,養成清正廉潔的新風尚。
氣為人之根本,組工干部要多生氣,長生氣,生對黨忠誠之氣、生公道正派之氣、生廉潔奉公之氣、生奮進創新之氣、生敬業奉獻之氣、生終身學習之氣,氣越生越多,組工干部就越加順應時代要求,就越加符合人民群眾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