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了《中國共產黨黨組工作條例》和《中國共產黨黨員教育管理工作條例》。會議指出,加強黨員教育管理,就是要著力激發黨組織的生機活力,建設一支信念堅定、政治可靠、素質優良、紀律嚴明、作用突出的黨員隊伍。
筆者以為,機關黨組織開展黨員干部進社區幫助工作便是“激發黨組織生機活力”的有效辦法,機關黨組織在服務社區中加強黨員教育管理,著力引導黨員干部在社區“亮明身份”,干出一番“黨組織有責、黨員干部有為、社區群眾受益”的“合格”業績,從而不斷增強社區的黨建水平、治理水平、服務水平、文明建設水平。
幫錢幫物不如建好支部。黨員干部進社區,要把社區黨組織建設作為首要工作來抓,要幫助社區黨組織加強制度建設和黨建陣地建設,提升社區工作科學化水平。要認真組織社區干部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廣泛涉獵《學習時報》《國家治理周刊》等期刊雜志,了解掌握各領域新進展新成果。要注意培養社區黨組織帶頭人,認真做好發展黨員特別是社區優秀年輕人中發展黨員工作,培養和發現一批社區后備干部,確保社區建設后繼有人。要注意挖掘、總結、提升和推廣基層的創新創造,選樹和培育特色鮮明、示范作用突出的黨建品牌。要幫助社區以黨組織建設帶動社區居委會、共青團、老人協會等其他基層組織建設,形成工作合力,促進社區各項工作規范有序開展。
對標對齊詮釋黨員身份。要注重把黨員干部的先鋒作用發揮出來,自覺把為民服務貫穿于干部進社區幫助工作的始終,把“進社區”的目標任務與解決居民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積極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做好事。要通過單位幫、黨支部幫、黨小組幫、黨員幫等形式開展結對服務,圍繞社區文化、衛生、法治、環保、平安創建等服務內容開展結對服務。要著力深化黨員“承諾、踐諾、評諾”工作,鞏固和拓展社區服務站的服務范圍、服務功能,組織有幫帶能力的黨員結對幫扶貧困戶,激勵廣大黨員干部在志愿服務、社區建設、基層黨建中當標兵、作表率。要堅決杜絕“形式主義”,防止急功近利,確保服務群眾事項承諾一件成一件,讓群眾看到實實在在的變化和成效。
有為有畏留下合格口碑。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有機會到基層接受鍛煉和考驗,是件大好事。在社區服務必須要堅持問計于民、問策于民,善于從群眾的創新實踐中汲取智慧和營養,結合當地風土人情和經濟社會發展情況開展工作。要加強與單位溝通協調,及時反映社區工作情況,積極爭取單位支持,幫助社區解決具體問題。在服務社區群眾中,遇事多溝通、多協調、多商量,善于示范引導,做群眾的“貼心人”。要自覺踐行“四講四有”合格黨員標準,嚴格的各項規定,不搞特殊化,不提與工作無關的要求,不增加基層和群眾的負擔,切實做到幫忙不添亂,以嚴和實的作風,在社區留下好名聲、好口碑。
文明法治打上和諧烙印。社區作為城市的組成單元發揮著關鍵作用,而社區不僅事務多,矛盾也多,尤其是當前城鎮化加快、社區服務人口不斷增多的大背景下,黨員干部“進社區”后,需要在聯系服務群眾中教育引導群眾上下功夫。筆者以為,要不斷提升處理矛盾和做群眾工作的能力,聯合社區“兩委”成員,主動深入群眾,對社區各種不穩定因素進行認真排查,處置一批遺留問題。要教育群眾增強法制意識,引導群眾依法反映訴求,依靠法律手段維護正當權益。要圍繞“和諧社區”建設,組織開展關愛先鋒、環保先鋒、法治先鋒、文娛先鋒等志愿服務活動,以新風正氣、過硬作風去教育、組織、激勵群眾,形成關愛他人、關愛自然、關愛社會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