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在對意大利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意大利《晚郵報》發表題為《東西交往傳佳話中意友誼續新篇》的署名文章。(人民日報2019年3月21日)。
習近平主席2019年首訪歐洲的第一站,選擇了有“歐洲的中國”之稱的意大利。習近平主席此訪是中國國家元首時隔10年再次訪意,將賦予中意關系新的時代內涵,對雙邊關系發展具有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重要意義。
歷史悠久,文明燦爛是中意兩國的共性。早在漢代,雙方就聯手開啟了東西方交流的輝煌篇章。從漢朝曾派使者甘英尋找“大秦”,到古羅馬詩人維吉爾和地理學家龐波尼烏斯多次提到“絲綢之國”,再到《馬可·波羅游記》在西方掀起的歷史上第一次“中國熱”,中國和意大利兩個偉大文明的友好交往源遠流長。
今天的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擁有巨大的消費市場。中意加強經貿合作,不僅能滿足中國民眾消費需求,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也將成為意大利經濟增長的新動力,以滿足其盡快實現貿易平衡的目標。尤其重要的是,今天的中國正處于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的轉型時期,意大利作為發達的工業國家,在這方面有著豐富的經驗。比如意大利在環保領域的科技水平居世界前列,其立法機制是歐盟國家的典范,在鼓勵新能源發展的政策方面,意大利也走在世界前沿。航空與航天領域、醫療服務、食品安全、可持續城市化、能源與環境領域等等都是中意兩國合作的重要方向。
如今,兩國的合作也預示著,中國和意大利將再次扮演歷史上曾經有過的領時代之先的角色。此外,當今世界單邊主義、民粹主義思潮不斷抬頭,世界的和平和發展面臨越來越嚴峻的挑戰。中意兩國的攜手合作將為全球治理、全球穩定發展注入新動力。(理縣 駱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