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創新人才流動機制,打破戶籍、身份、學歷、人事關系等制約,促進城鄉、區域、行業和不同所有制之間人才協調發展,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水只有向低流淌,才能匯入江海;人才唯有融入到濃厚、適宜的干事創業環境下,才能迸發活力。積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就要構筑起人才向基層流動“強磁場”。
“導向決定方向。”激發人才創新創業創造活力是引導人才有序流動的重要前提。積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就要充分激發和維護好人才在基層一線實現人生理想,升華人生價值的一腔抱負。要著力構筑人才向基層流動“心靈磁場”,大力弘揚愛國奮斗精神,教育引領廣大人才堅定信念,樹立遠大理想,堅定扎根基層創業的決心和信心,不怕艱難險阻,不懼驚濤駭浪,在廣闊無限的基層學習提高、鍛煉成長,練就“鋼筋鐵骨”,建功立業新時代。要著力構筑人才向基層流動“事業磁場”,鮮明實踐實干實績的用人導向,改變“重學歷,輕能力”“重知識,輕技能”“重科研,輕應用”的人才評價、激勵制度,解決好對不同類型人才評價標準“一刀切”“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問題,以分類評價為基礎,結合不同人才特點,合理設置和使用評價指標,形成導向明確、精準科學、規范有序、競爭擇優的科學化社會化人才評價、激勵機制,激勵各類人才在基層的廣闊天地創新創造,煥發人生光彩。
“巧于因借,精在體宜。”市場是人才流動的主渠道,完善市場機制是積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的重要基礎。要在頂導設計上深化人才“放管服”改革,擴大用人單位自主權,探索縣域編制總額管理等,為人才要素在各個層次的有序自由流動清障疏堵,消除人才向基層流動“磁場干擾”。注重“因事相宜”,講究“水土相符”是積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的關鍵因素。要著力增強人才向基層流動的“磁力鏈接”,打好“聯姻牌”,深化與高校科研院所的互利合作,鼓勵高端人才利用余力閑時“離岸”創新創業,出好“鄉情牌”,架設在外優秀人才“連心橋”,接好“外埠”智力,用活“游子”才情,使之成為基層擴大開放的橋梁、智力引進的媒介、推動發展的外援。要著力增強人才向基層流動的“最強磁極”,用心謀實“筑巢招”,落實人才引進專項編制、特殊補貼、創業支持、住房、醫療、子女就學、配偶就業、政務服務等人才政策制度,提升人才競爭力,增強人才吸引力,引得“鳳凰”來棲。
“牽得住,才抓得準。”黨管人才,充分發揮黨的思想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加強和改進黨對人才流動配置工作的領導,是我們人才工作的根本保障和人才制度的獨特優勢。縣域在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中至關重要。“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縣級黨委要著力構筑起強勁的人才向基層流動的“磁場中心”,牢固樹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求所為的人才觀,健全黨管人才工作運行機制,壓實一把手大抓“第一資源”硬指標,集成人才政策、資金、項目,推動項目鏈、資金鏈、人才鏈無縫對接深度融合,傾情做好人才政治引領、孵化服務,落實落細人才工作,構建縱向到邊、橫向到底的縣域一盤棋人才工作格局,聚天才英才而用之,把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