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農村基層黨組織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的主心骨和領頭羊,是否堅強有力,決定著鄉村振興的質量與進度。要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優化組織設置,全面加強政治建設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真正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的堅強戰斗堡壘。
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把加強政治建設作為第一要務。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為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各項具體工作的執行者、組織者、推動者,必須堅定不移地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必須時刻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大力發展和涵養積極健康的黨內政治文化,確保黨在農村工作中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把優化黨組織設置作為重要基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心在農村,關鍵在村黨組織。村級黨組織設置是農村黨建工作的基礎,也是整個農村基層組織配套建設的中心環節。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農村新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日趨多元,經濟發展不平衡性日益凸顯,農村黨員流動日漸頻繁,必須要擴大農村黨的組織覆蓋,夯實黨的組織體系根基。縱向上,要不斷延伸黨的“神經末梢”,把黨小組建在集中居住區,建在互聯網上,建在產業鏈中,建在行業協會,建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環節,做到有群眾的地方就有黨員,有黨員的地方就有組織。橫向上,要深化“合建共建”,以強村帶弱村、富村帶窮村、大村帶小村,實現村村聯合、抱團發展。
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把加強農村黨員干部隊伍建設作為根本保障。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農村黨員干部隊伍關系到黨在農村的戰斗力和在群眾中的影響力。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隊伍建設,持續實施“一村一領頭羊”計劃,采取上級選派、跟蹤培養、群眾推薦等方式,注重從致富帶頭人、大學生村官、務工經商人員、復原退伍軍人、熱心公益服務人員中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要加大教育培訓力度,用好遠程教育站點、農民夜校、黨員e家等平臺,針對性設置教學內容,切實提高農村黨員干部綜合素質能力;要積極探索黨員干部發揮作用的有效途徑,通過評選黨員示范戶、亮諾踐諾、設崗定責、結對幫扶、志愿服務等方式,為廣大農村黨員干部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搭建有效平臺。
建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必須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作為有力支撐。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黨的領導是前提,治理有效是支撐。有的村集體經濟薄弱,造血功能不足,導致基層黨組織“說話沒人聽、辦事沒人跟”。實踐證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增強服務功能、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要堅持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有力支撐,立足現有自然資源、人文資源、人力資源,按照“提高富裕村、壯大一般村、消除空白村”的思路,秉持“產業項目有規模、發展壯大有前景、廣大村民有生產基礎和參與意愿”的原則,制定貼合實際、切實可行的集體經濟發展措施,積極探索“一村一品”“多村一品”的特色產業,真正讓閑置的資源活起來、分散資金聚起來、農民腰包鼓起來,使農村基層黨組織更有凝聚力,村莊更有精氣神,村民更有歸屬感。
(中共廣元市利州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張宗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