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共產(chǎn)黨人。縱觀歷史,泥土與土地一脈相承,承載了無數(shù)文明的記憶與世界的奇跡,沒有泥土的滋養(yǎng),就沒有君子蘭的艷麗芬芳;沒有泥土的堅固,就沒有青松的向直挺拔;沒有泥土的垂愛,就沒有竹子的青翠高潔;沒有泥土的無私,就沒有人類的春華秋實。
“老把自己當珍珠,就會時常怕有被埋沒的痛苦,只有把自己當泥土,讓眾人把你踩成路,就絕不會被埋沒”。作為新時代組織路線的堅定踐行者,廣大組工干部要愿做事業(yè)發(fā)展的泥土、甘為人民幸福的泥土,在固本提質強基礎、鍛造隊伍強保障、匯聚英才強支撐中不斷厚植組工人的“泥土情懷”。
厚植“無私奉獻”的泥土情懷,做固本提質的“連心橋”。泥土沒有華麗的外表,卻擁有質樸的內在,予人便利、予世堅固。黨的建設,重點在基層,關鍵在基礎。組工干部要“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全面建強黨的組織體系,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突出政治功能,統(tǒng)籌推進農村、城市、機關、學校、“兩新”組織等各領域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提升。全面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加強帶頭人隊伍建設、強化黨員教育管理、堅持黨建引領社會高效能治理、以組織振興推動鄉(xiāng)村振興,著力提高基層黨組織直接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持續(xù)用力、強基固本,努力成為聯(lián)系服務群眾的“連心橋”。
厚植“公道正直”的泥土情懷,做鍛造隊伍的“渡人梯”。泥土沒有偏頗的情感,對萬事萬物素來一樣的公正、一樣的客觀。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組工干部要始終堅持好干部標準,鮮明用人導向,練就識人察人的慧眼,精心培育、及時發(fā)現(xiàn)、合理使用各年齡階段的干部。突出政治標準選人,嚴把程序關,出于公心、恪守公道,以德才選干部、以實績論英雄,完善激勵關心機制和容錯糾錯機制,為擔當者擔當、為實干者賦能。聚力梯隊化培養(yǎng),不斷優(yōu)化干部隊伍結構,讓想做事、會干事、能成事的干部皆有施展才干的舞臺;堅持干什么訓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精準化開展干部教育培訓,全面提升干部能力素質,選優(yōu)干部、配強班子,努力成為鍛造過硬隊伍的“渡人梯”。
厚植“海乃百川”的泥土情懷,做匯聚英才的“吸鐵石”。泥土沒有狹隘的思維,竭盡所能、傾其所有孕育生命。人才蔚,則事業(yè)興。組工干部要以“人才強國”為已任,樹立與時俱進的國際化人才觀,深化人才發(fā)展體制機制改革,以“如獲至寶”的理念發(fā)現(xiàn)人才、以“求賢若渴”的情懷引進人才、以“不拘一格”的境界舉薦人才,以“各盡其能”的智慧使用人才。制定和落實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優(yōu)化和創(chuàng)新“點對點”“店小二”“媽媽式”的真情服務,聚焦事業(yè)發(fā)展需要,積極營造“近者悅遠者來”的良好人才環(huán)境,精準施策、久久為功,努力成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吸鐵石”。
(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qū)委組織部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