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以才成,業由才廣。贏得人才,是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的關鍵所在。要實現人才的健康成長,激發人才活力、釋放人才紅利、增添改革動力,建平臺、寬渠道、優環境、注活力,厚植成長沃土是關鍵。
建平臺,集聚人才干事業。筑巢引鳳棲,花開蝶自來。一是要搭建平臺。圍繞特色產業發展、特色城市建設等平臺,提升人才承載和聚集能力。二是要孵化基地。圍繞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著重從政策引導、資金支持等方面,支持企業和各類人才創新創業,注重創新創業孵化,為人才提供聚集平臺。三是要培育企業。大力培育和鼓勵科技型企業發展,以科技為依托,為人才發揮作用提供廣闊舞臺。
寬渠道,廣納賢士共事業。一是要突出鄉情引才。整合資源、加大扶持、優化政策,打好“鄉情牌”“鄉愁牌”“事業牌”,積極引導在外企業家、大學畢業生、務工人員等返鄉創業就業。二是要注重柔性引才。大力開展“校企”合作,與高校、科研院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為產業發展培養人才,提供智力支持。三是要創新政策引才。立足地方實際,結合人才所需,不僅從創業補助、研發補助、貸款貼息、引才補助等政策方面的優惠扶持,更要將濃郁的地方人文和良好干事創業環境營造等軟實力方面吸引人才。
優環境,栓心留人強事業。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要不斷加大人才工作投入,構建拴心留人服務環境,營造“近者悅、遠者來”的人才生態。一是要強化團結引領。以強有力的隊伍引領激發廣大人才的愛國之情、強國之志、報國之行。二是要強化服務保障。大力實施人才安居保障工程,不斷完善人才關懷機制,讓人才盡人事、無后慮。三是要注重氛圍營造。積極開展各類優秀人才評選活動,激勵廣大人才為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才智。大力挖掘和選樹先進典型,依托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常態化宣傳人才典型,使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的社會氛圍更加濃厚。
注活力,交流共贏成事業。人才的競爭,關鍵是體制機制競爭。一是要暢通人才成長通道。圍繞“引、育、留、用、儲、服”等環節落實具體工作措施,配套出臺人才評選管理辦法相關政策,充分發揮行業領軍人才的示范帶動作用。二是要完善人才評價機制。探索建立多元化、市場化的人才評價機制,除了傳統的學歷、職稱、學術評價外,還應多元化設置人才評價衡量條件。三是要推動人才向基層流動。萬丈高樓平地起,基層是人才成長的沃土,鼓勵引導人才向基層流動,更讓人才在基層施展拳腳有更大的舞臺。
國以才立,政以才治,業以才興。置身新時代,立足新起點,厚植人才成長沃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筑牢人才之基。
(達州市通川區龍灘鄉人民政府 魏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