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是中國人的第一飲料,陸羽《神農食經》中認為飲茶始于神農時代,“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此外,明朝時期鄭和下西洋時就把茶葉當做禮物送給途經各國,廣受歡迎。
茶的味道苦澀,但回味繼而甘甜、醇美,與咖啡、牛奶相比截然不同。茶只需與滾燙的水相結合就能浸泡出世間芬芳,使品茶人深深體會到大自然的神奇與美妙。一杯濃茶更能使人體會世界浮華多變的艱辛路,更能警醒世人遇苦不怯、有榮不驕的人生哲理。
曾經雄關漫道,而今邁步從頭,作為新時代的黨員干部,當常喝“濃茶”, 以此浸潤心脾、歷練修為,更好地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
常喝真情為民的“濃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茶的生產工序也是相當的復雜,好茶總是需要茶民親自摘茶、炒茶、曬茶等繁瑣工序,每飲一口茶也不由能體會到茶民的辛苦制作生產過程。黨員干部在工作疲憊之際飲上一口濃茶便能體會其中的苦和辛酸。還記得那“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的錚錚誓言,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推動社會變革的決定性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也曾強調:“人民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我們共產黨人任何時候都不要忘記這個歷史唯物主義最基本的道理。”黨員干部要時刻牢記黨員責任,履行黨員義務,不忘黨員本色,堅持黨的號召,把一切以人民為中心的信念永葆長青。
常喝對黨忠誠的“濃茶”,始終做到心中有黨。濃茶的味道最為苦澀但更能明志,俗話說,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能體會濃茶的苦才能做到不忘對黨的忠誠信念,才能做到心中有黨。習總書記說過:“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面向未來,面對挑戰,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前進。”一個國家的強大源自于一個黨的強大。我們黨是人民的黨,代表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是順應歷史潮流的。我們的黨“奉命于危難之間”,帶領中國人民推翻封建的枷鎖、打破戰亂的囚籠,才迎來了美好的今天。黨員干部要帶好頭,為全社會廣大人民群眾做好榜樣,牢記使命、不忘初心、對黨忠誠,永不叛黨。
常喝擔當干事的“濃茶”,奮斗書寫精彩人生。濃茶的苦,苦在本身價值與苦過之后的甘甜,黨員干部喝得濃茶就一定能擔當重任、干事立業。習總書記將“為人民服務,擔當起該擔當的責任”作為自己的執政理念,并表示“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記責任重于泰山,時刻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兢兢業業,夙夜在公,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擔當是時代之需,是發展之要,每個黨員干部都要有擔當干事的決心,只有樹立為國擔當的本真才能書寫精彩的人生,才能刻畫絢麗的人生精彩。
常喝提神醒腦的“濃茶”,堅守干凈廉潔底線。濃茶之苦,苦在心神;濃茶雖濃,卻不失清純。“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習總書記說:“作為黨的干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后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于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作風問題都與公私問題有聯系,都與公款、公權有關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亂花;公權為民,一絲一毫都不能私用。黨員部必須時刻清楚這一點,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嚴格自律。”廉潔底線,貴在忠貞,黨員干部能喝濃茶就要學會挨得住清正廉潔的“苦”,更要學會不管如何泡制也能經受住的濃茶之“清”,以此不失本真、為官清正、流芳百世。
有道是:木槚提神亦醒腦,苦盡猶甘味正酣。沉浮本是身外事,不負初心年復年。
(成都市金堂縣組織部 周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