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全國各地都有各式各樣的先進典型評選活動,“選樹先進、示范帶動”已經成了營造崇尚先進、爭當先進、追趕先進的重要載體,讓學有目標、干有方向、工作有參考、服務有借鑒。按理說,被評為先進典型是一件值得榮耀和更催人奮進的載體,但現實中,卻不乏有被評為“先進”,或者被培育為“典型”的組織、單位、部門、個人等群體因此“為名所累”,苦不堪言。
據了解,很多先進典型產生后,接憧而來的就是各類組織參觀、學習、考察、交流,各式觀摩團隊紛至沓來。先進典型是先鋒模范,是我們黨員干部的行動標桿,但見賢思齊也并不是只有現場參觀學習這一種方式,而且是否所有到現場實地考察的都是誠心誠意來“取經學習”的呢?是否也存在只是借個由頭“走過場”“搞形式”呢?
這些觀摩團隊里可能會有上級領導,有兄弟單位,也有不曾接觸過的團隊慕名而來,由此產生的接待費用、人力物力等各類開支都將不菲,既影響了先進單位和個人的工作量,更影響了其本職工作的正常開展。先進單位因為考慮都是同行,都是兄弟單位,或是上級領導介紹過來的,如果拒絕了別人想來的要求,情面上似乎也說不過去,所以只得繼續“迎來送往”,疲于迎接、疲于應付、疲于介紹,終落得身心疲憊的結果。
選樹選進、培育先進,對激勵干部、增強工作動力是有力方式;學習先進、合理借鑒“他山之石”,對推進工作、補齊短板也是有力方式。細想,學習在于心見于行,學習典型扎實與否,學習先進透徹與否,并不是口號喊得響,現場看得多,而更應該見于思想認識到位、行動改進到位。
細細探究,仍舊是形式主義在作祟,切莫再拿學習先進當由頭組織參觀調研,莫以學習先進的由頭“叨擾”了先進單位。上級組織在選樹先進、培育先進時,應同步統籌推廣先進工作,公開先進典型的經驗作法,報道先進典型的工作實績,組織觀摩團隊集中前往參觀,讓先進典型的先進事跡能得到有效的推廣和輻射,讓學習團隊能更好的對標先進、補齊短板。也讓“先進典型”的榮譽稱號不再成為先進單位及個人的負擔,讓“觀摩學習”不再被群眾誤讀為政治走秀和形式主義。
(資陽市雁江區委組織部 楊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