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市委常委、組織部長楊漢軍的先進事跡在神州大地廣為傳頌。他的大愛情懷、政治定力、創(chuàng)新觀念、表率意識、精品意識、奉獻精神、擔當精神,激勵著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學習楊漢軍,要學他品似“白楊”行如“山羊”。“白楊樹,三百年生而不死,三百年死而不倒,三百年倒而不朽?!睏顫h軍用自己的品格和行動鑄就了自己人生的豐碑,正如挺拔的白楊樹,挺立在黨員干部的心頭,搖曳在新時代的春風里。楊漢軍是一只有“羔羊跪乳”的感恩之心的“羊”。他干事不講條件、不計回報,將自己對黨和人民的感恩化作一個又一個實實在在的行動。楊漢軍是一只不斷學習進取的“領頭羊”。楊漢軍創(chuàng)新提出了“招才使者”,聘請陳東升、雷軍等16位青年人心中重量級“大咖”為“招才顧問”“招才大使”,共同為招才獻計獻策;以親戚名義陪大學畢業(yè)生辦理落戶手續(xù)、申請人才公寓和創(chuàng)業(yè)工位,確保好政策真正得到好的落實;創(chuàng)新提出“紅色物業(yè)”,有效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把組織關懷送到了居民身邊,在自己的崗位上,發(fā)揮著“領頭羊”的角色。楊漢軍是一只有“羚羊飛渡”中甘于奉獻的“羊”。生死關頭,羚羊淡定從容,敢于擔當,勇于犧牲,奏響令人震撼的生命樂章。楊漢軍一生為組工事業(yè)無私奉獻,用奉獻書寫了組工干部的精彩華章。
學習楊漢軍,要學他身為“硬漢”肯于“流汗”。面對機遇與挑戰(zhàn),楊漢軍用智慧與行動展示著一名“組工硬漢”的堅守和追求。面對困難,他想辦法謀思路,選拔了一大批優(yōu)秀人才走上崗位,為地方經(jīng)濟發(fā)展貢獻了巨大力量。敢于“吃螃蟹”、能啃“硬骨頭”,是楊漢軍留給干部群眾最深刻的印象。在“紅色引擎工程”“百萬大學生留漢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工程”等工作方面,充分詮釋了他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為招攬人才凌晨兩點到機場接機。工作要出彩,離不開奉獻,少不了流汗。一路奉獻,一路汗水,澆灌出楊漢軍的絢爛人生,更澆灌出美麗的“組工之花”!為了留住人才,楊漢軍把60多項人才政策、上千條款逐條梳理,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準備,重點聚焦大學生安居立業(yè)的人才新政發(fā)布。畢業(yè)生落戶和公寓申請等事項能不能順利辦理?楊漢軍又扮成學生家長,實地到窗口暗訪。作為管干部的干部,楊漢軍從不拿原則換人情,為挑選出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好干部,他組織17個調(diào)研組,走訪137家單位,談話4000多人次……楊漢軍同志把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人民,他從事組織工作30余年,始終對黨忠誠、無私奉獻,生命不息、奮斗不止。
學習楊漢軍,要學他胸有“俊才”示范“君子”。楊漢軍是敢干事肯干事能干事的人。為了鼓勵百萬大學生留漢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他精細于住有所居,致力于流程簡化,全心打造武漢的青年之城。對于民生的需求,是他的心頭大事,他堅持必須要解決。工作上,永遠有一個獅子般的進取心。但是對于自己,他始終只記得人民公仆的角色。鐵骨錚錚,忠誠擔當,廉潔自律,萬般柔情一心只為民。兒子沒工作、愛人生病,他從未向組織開口,也從未動用手中的權力,為親人謀私利。楊漢軍同志在長期的工作中正確對待人民給予的權力,他身處高位,時刻秉持敬畏之道,在干部管理工作中,不以權謀私而是依法用權。時刻做到心中有戒,慎權律己,嚴守紀律規(guī)矩,在工作中經(jīng)受住權利、金錢的考驗,以自己的詮釋著共產(chǎn)黨人的重臣干凈擔當,詮釋著現(xiàn)代“君子”的深刻內(nèi)涵!
楊漢軍走了,他的生命定格在了那個下午,定格在了55歲。他不能掌握生命的長度,但他將生命的寬度無限延伸,讓精神——永存!
(成都市金堂縣廣播電視臺 王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