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基因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一粒種子可以造福萬千蒼生。”鐘揚如是說,也如是做的。
志在千年的執拗“大憂”。“不是杰出者才善夢,而是善夢者才杰出”。一生追逐植物基因寶庫,立誓要在生物多樣性不斷遭到破壞的當下,為人類建一艘種子的“諾亞方舟”。16年,足跡遍布喜馬拉雅山區、阿里無人區、雅魯藏布江,艱苦跋涉50多萬公里,平均每天行走100公里;累計收集了上千種植物的4000多萬顆種子,平均每天收集7000顆種子;啃死面餅子,渴河水,住牦牛皮帳篷,洗臉用冰水。鐘揚,原本可以在復旦大學的寬敞明亮教室里傳經布道,卻讓足跡遍布青藏高原山山水水,汗水灑滿祖國山川大地,只因一個執念:誓為人類建一艘種子的“諾亞方舟”。
桃李天下的執拗“大愛”。“每個學生都是一顆寶貴的種子,全心澆灌就會開出希望之花。”15歲就考入中國科技大學的少年大學生,33歲就已經是副局級,“前程”遠大,然而鐘揚毫不猶豫,毅然放棄了局級領導職務,選擇做一名大學教授。無論是在高原上、雪山下,哪里都是他的“課堂”,把每一位學生都當作寶貴的種子,因材施教、悉心栽培、孜孜不倦,為國家發展播種未來和希望。全身心投入科研事業,忘我工作,為學生樹立起精神豐碑!正如學生拉瓊所言,“鐘老師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良師、益友,也是我事業發展的精神支柱”,鐘揚教授不僅教授學生知識,更是注重培養學生精神。
至誠報國的執拗“大我”。“科學研究本身就是對人類自身的挑戰!”高原反應差不多有17種,頭暈、惡心、無力、腹瀉都是家常便飯。早上五六點出發,晚上八九點鐘到達宿營點,之后還需要連續幾個小時整理標本,一天睡3個小時是常態。突發腦溢血,搶救后的第3天,在重癥病房里口述給黨組織的信:“希望老天再給我10年,把人才梯隊真正帶起來”。不能再喝酒,不能再去高原了,卻戒得了酒,戒不了西藏!這是怎樣一種精神力量?對黨的無限忠誠,對人民的無限熱愛,讓鐘揚不計個人利益、家庭小利,始終如那孤傲的藏波羅花,執拗地綻放在高山礫石間,傳遞共產黨人的紅色基因。
一場意外車禍,將鐘揚的生命永遠定格在53歲,然而任何意外和風險都不能摧毀鐘揚執拗的“種子情”,都無法阻止我們從中汲取精神力量,以“大憂、大愛、大我”情懷,將個人夢想深深根植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征程中,書寫一名共產黨員奉獻于人類、國家、民族、青年的大寫人生!鐘揚雖然去世了,但那顆名叫“鐘揚”的種子已經生根發芽!
(自貢市榮縣縣委組織部 吳文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