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一刀切”讓專技人才盡展才華。劉道偉 畫
編者按
“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由用人單位自主確定”“把品德特別是職業道德放在職稱評價首位,探索建立職稱申報評審誠信檔案和失信黑名單制度”“不將論文等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定性條件”……在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日前印發的《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中,職稱評審“唯文憑、唯資歷、唯論文”的“一刀切”模式將被徹底廢除。分行業評定、注重專業性、實踐性……種種創新,意旨明確,就是為了讓專業技術人才進一步發揮作用。本期三人評彈對此予以關注。
□本報評論員 鄧也
《實施意見》中提到,將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把品德特別是職業道德放在專業技術人才評價首位。這一改革舉措為專業技術人才群體畫出了一條醒目刺眼的“紅線”。
百行以德為首,做人以德為本。我們評價一個人,也通常從品德和才能兩方面入手。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社會對于各種各樣的專業技術人才需求急劇上升。在實際考察中,通常更加注重衡量實際能力,而輕視甚至忽略個人品德考核,由此產生了不少問題,如因人才品德問題產生的態度消極、自私自利、無責任心,甚至違法犯罪等問題。有沒有品德,直接影響和決定著追求什么、信仰什么,關系著學習熱情高不高、工作勁頭足不足、履職盡責好不好。因此,如今我們對于專業人才的品德考核,不得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此次職稱改革提出“品德優先”,既是審時度勢,也是大勢所趨。
考察專業技術人才,考察“技術”必須“專業”。突出品德居首不難,難的是如何科學有效考核。品德考核具有主觀性、抽象性、隱蔽性,這對于實際考核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必須通過個人述職、考核測評、民意調查等科學有效的方式,來全方位考察專業技術人才的職業操守、從業行為和遵紀守法、愛崗敬業、誠實守信等品質,這樣才能進行有效果、有價值的科學判斷。
職稱改革,方向正確、手段科學,才更有利于專業人才隊伍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