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風夾著雨水劈頭蓋臉,洪水沒過村舍屋頂……今年夏天的一場暴雨,將程扶搖的身影堙沒。雨夜里,他燃盡生命最后的火光,照亮了28歲的青春。4年前,程扶搖通過江西省大學生村官考試,被分配到九江市修水縣杭口鎮(zhèn)楊坊村擔任村主任助理。
“三更風雨行,萬里扶搖去”。一場暴雨、一次洪災,一個28歲的年輕生命就這樣離開了,然而程扶搖的事跡卻在不斷“發(fā)酵”著,留下的是無限的感動與思考。一個剛剛步足社會的大學生,如何才能在村官這個崗位上做出彩,程扶搖提供了一條路徑。“和老鄉(xiāng)一個膚色,蠻好”,有了重實干、敢擔當、不怕苦的作風底色襯托,何愁百姓不愛戴,群眾不支持?
“與老鄉(xiāng)同膚色”,重在實干。這位大學生村官不簡單,精神勁頭不一樣,分配到九江市修水縣杭口鎮(zhèn)楊坊村擔任村主任助理以來,跑遍了全鎮(zhèn)384戶貧困戶,成為當?shù)孛撠毠缘摹盎钭值洹薄E笥褌兛此麜竦煤冢脊芩小昂趽u”,對此他欣然接受。基層本是一個跑馬場,哪里容得下“白面書生”,只有入得了群眾門、講得了知心話,擺正了角色立場,才能更好地開展工作。顯然,這一點上,程扶搖是做得足夠出彩的。
“與老鄉(xiāng)同膚色”,貴在擔當。擔當不是一句口號,而是體現(xiàn)在一件件的具體事情當中。程扶搖工作的地方,雖然離家不到15公里,卻十天半個月才回去住一個晚上。入汛以來,堅守更是一種常態(tài)。面對突如其來的汛情,加完班回家的程扶搖來不及與父母道別,便驅(qū)車趕往鎮(zhèn)政府。在前往雙井村察看汛情的路上,被突如其來的洪水掀翻。洪水無情人無情,面對洪災,我們看到基層干部將群眾安危置于個人之上,義無反顧、挺身而出,這本身就是一種責任擔當。
“與老鄉(xiāng)同膚色”,難在有為。對廣大群眾而言,干部干事姿態(tài)與辦事結(jié)果同樣重要。民心是一面鏡子,程扶搖被洪水沖走,村民自發(fā)到河邊去搜尋,出殯日,修水縣城數(shù)萬群眾冒雨去送別,本身就說明了很多問題。更觸動人心的是,他留下了這么一段話,“鄉(xiāng)鎮(zhèn)干部對群眾一定要有感情,走在一起、打成一片,叫得出名字,幫得上事務,方能越走越親近。再苦再累,看著貧困戶的生活越來越好,我心里也有了奔頭。”
逝者已去,留下無限的傷痛與追思。作為基層干部,更應學習程扶搖的干事品質(zhì),從他身上汲取到不斷前行的澎湃力量,最核心的一點,當是與群眾一條心、同膚色,在基層實踐中砥礪品質(zhì)、磨煉品性、錘煉作風。唯有初心不變,方能行穩(wěn)致遠,做好各方面工作。
(成都市青白江區(qū)委組織部 史揚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