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脫貧攻堅進入深水區和關鍵期,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黨員干部只有信心堅定、思路清晰、舉措精準、力度超常,才能肩負起歷史使命、時代重托,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
堅決克服“軟著陸”的僥幸心理。脫貧攻堅不落一戶一人,是我們黨對全國人民作出的莊嚴承諾。將貧困戶“扶上馬”后再“送一程”,更是對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干部干到實處的工作要求。當前,個別地方的干部抱著“貧困村那么多,國檢省檢不一定會抽中”“貧困戶那么多,一戶一人不達標不影響大局”等僥幸心理,不認真履行自身幫扶責任,不用心傾力幫扶貧困群眾,只玩“虛功”、不干實事,企圖蒙混過關、敷衍塞責,最終只會傷了民心、誤了大事、害了自己。我們只有一心謀事、真心為民,不玩虛招、不作假功,發揚愚公移山精神,下足繡花功夫,才能在脫貧攻堅這場硬仗中奪取全面勝利。
堅決糾正“等靠要”的懶漢思想。客觀來說,一些貧困戶之所以長期處于貧困狀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思想保守、視野狹窄、觀念陳舊,缺乏改變貧困面貌的手段與能力、膽識與勇氣,甚至存在“我是貧困戶我光榮”“我是貧困戶我怕誰”的“審窮”心理,一味等著政府來幫扶,靠著救濟過日子。一些幫扶干部也存在“等領導指示、靠單位幫助、要條件好處”的依賴思想,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主觀意愿不強、思路不清、辦法不多、信心不足,讓掛包駐幫“名存實亡”。我們一定要堅決摒除“等靠要”思想,積極主動投身脫貧攻堅工作,幫助貧困戶構建產業發展模式和利益聯結機制,變“輸血扶貧”為“造血脫貧”;要正確處理幫扶與自救的關系,以貧困群眾為主體,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主觀能動性,激活內生動力,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堅決摒棄“閃躲逃”的懦夫行為。在管黨治黨越來越嚴和脫貧攻堅要求越來越高的雙重作用下,一些黨員干部認為脫貧攻堅是燙手的山芋,思想上抗拒、行動上閃躲,遇到現實問題,一味回避推諉、左顧右盼、瞻前顧后,這實則是一種懦夫行為。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慘淡的人生,敢于正視淋漓的鮮血。”在脫貧攻堅的“戰場”上,困難如同試金石,是鑒別強者和懦夫的最好方式。我們一定要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擼起袖子加油干,越是困難越向前,不躲不閃也不逃,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書寫脫貧奔康新篇章。
堅決防范“貪占挪”的廉政風險。近年來,查處的脫貧攻堅領域“微腐敗”案件層出不窮,一方面體現各級黨委聚焦“第一民生工程”,重拳反腐、鐵腕懲貪、從嚴治吏,讓微貪巨腐無處藏身;另一方面,反映出隨著脫貧攻堅持續深入,項目、資金等保障要素不斷向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匯聚,少數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在金錢和利益面前迷失了方向、拋棄了原則,利用“近水樓臺”的便利,打起了扶貧資金的歪主意,大搞優親厚友、雁過拔毛,挖空心思吃拿卡要、貪占挪用,把為民謀福祉的權力當成謀取私利的工具。各級黨委和紀檢監察機構要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扶貧資金監管,從嚴懲戒查處扶貧領域違法違紀行為,堅決防范脫貧攻堅成為不法分子覬覦的“奶酪”,真正把脫貧攻堅變成“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中共平昌縣委常委、組織部長 杜輕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