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紀委在實踐“第一種形態”中,著力于“教”,著效于“防”,注重“五講”、把握“五度”,提高談話函詢工作的規范性和實效性。
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即“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四種形態”是全面從嚴治黨措施的具體化。
堅持執紀監督,要實踐好“第一種形態”。對于黨組織、黨員干部個人在遵守黨規黨紀以及作風方面存在的一般性問題,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以及不需要進入立案審查程序的輕微違紀問題,就要做到及時開展談話提醒,及時開展批評教育。而談話函詢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種方式。
但是一些地方紀檢部門往往因對象所犯錯誤不大,不嚴重,就不以為然,而把談話函詢視為一種過場。他們常常是為了收集各種資料,表明自己做了這項工作,對有問題對象開展了談話函詢等,至于效果好不好,被談話函詢對象有無深刻認識,有無具體整改措施,他們就不大關心了。這種“一談了之”或“一函了之”是典型的形式主義。
莫讓談話函詢流于形式!就是要對談話函詢工作高度重視,既要做好談話函詢前充分準備,又要在談話函詢過程中抓住問題,充分發揮談話函詢的教育警示作用。更要做好事后管理,堅持落細落小、嚴格把關,加大審核把關、抽查核實和跟蹤督促力度,讓被談話函詢對象有所警醒,落實整改。
廣州市紀委就牢牢把握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要求,以具體措施增強了談話函詢實效。該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今年上半年談話函詢248件,同比上升145.35%,其中市紀委談話函詢67件,同比增長103.03%,努力為減存遏增、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加油助跑,收到較好的政治和法紀效果。
有關紀檢部門,應該努力把握好監督執紀“第一種形態”,學習廣州市紀委的做法,把談話函詢工作做實做細,做出實效。這才能真正體現對黨員干部的嚴管厚愛。
(成都市簡陽市 揚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