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下午,中紀委網站通報了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原黨委委員、主席助理張育軍嚴重違紀問題的立案審查結果。張育軍被定性為“靠山吃山”型官員,受到“雙開”處分,并因涉嫌犯罪被移送司法機關。
據媒體報道,數年前,一次與基金經理開會時,張育軍曾表示,“未來的犯罪分子就坐在這房中間。”
一語成讖。張育軍當年的預測十分準確。只不過,令張育軍絕對沒有料到的是,他預測的那個“未來的犯罪分子”竟然是他自己。張育軍為何能夠準確預測“未來的犯罪分子就坐在這房中間”呢?筆者認為,由于張育軍“以己度人”,成就了他的“神預測”。
“以己度人”,出自漢代韓嬰的《韓詩外傳》,意思是拿自己的心思來衡量或揣度別人。“以己度人”,現在常被看作是心理學上的投射效應,認為自己具有某種特性,他人也一定會有與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強加于人的一種認知障礙。
張育軍一定主觀地認為,在腐敗問題上,他人具有與自己類似的想法和做法。一定認為自己怎么做的,他人也是這樣做的。自己做以權謀私、違法犯罪的事,他人也一樣會做以權謀私、違法犯罪的事,甚至認為他人做違法犯罪的事會比自己做得更多,程度會比自己更厲害。
中紀委通報稱張育軍存在“縱容、默許親屬利用其職務影響謀取巨額不當利益”“‘靠山吃山’,擾亂資本市場秩序”等問題,部分問題涉嫌犯罪。張育軍應對自己的問題心知肚明,在數年前的那次基金經理會上,他必然認為參會的基金經理們存在著與自己類似的“靠山吃山”等腐敗問題,使得他能夠給出斷言,講出“未來的犯罪分子就坐在這房中間”的話。
一位心理學家曾經說過:我們往往認為自己生活的四周是晶瑩剔透的玻璃,事實上,我們的周圍可能是一面巨大的鏡子。張育軍當年洋洋自得、自作聰明,以為看到了別人的腐敗問題,其實是因為他自己存在腐敗問題。他“以己度人”,看到的其實是鏡子里的自己。他斷言“未來的犯罪分子就坐在這房中間”,那個“犯罪分子”果不其然就是他自己。
張育軍不幸被自己的預測言中,對此不能全然當成笑話。官員們需深究張育軍“神預測”的根本原因,從其身上汲取“與腐敗沾上邊搭上線沒有好結果”的深刻教訓,遠離貪腐,清廉為官,不去“以己度人”,從而避免出現類似張育軍“神預測”的現象。
(成都市金牛區發改局 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