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江蘇常州一科長丁鑫因癡迷于網游,3年內在《征途2》中充值達1500萬元,其中貪污、索賄所得690余萬元,最終被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3年。
關于這位“網游科長”的所作所為,不少網友戲謔道:“嗯,真是貪官中的一股清流。”“現在像這樣的貪官不多了。”言語之中,無不充斥著對他“小兒科”一般行為的不屑與諷刺。丁鑫貪污腐敗和沉迷網游之間的因果關系我們不必深究,但可以肯定的,其腐化墮落和迷失網絡二者必然是“相輔相成”的,況且,丁鑫沉淪的原因又豈止是游戲而已?跳出問題本身,如此“小兒科”的行為的背后,反映出的當前個別干部黨性缺失、玩物喪志的大問題,更加值得警惕。
成都市原市委書記李春城,不信馬列信鬼神,不問蒼生問大師,愛好風水,“走火入魔”,在任上干出了為祖宗遷墳的荒唐之舉;安徽省原副省長倪發科,愛玉成癡,不能自拔,在任期間收受大量玉石,來者不拒;河南省人大常委會原黨組書記、副主任秦玉海,沉溺攝影,如癡如醉,最終被“快門”顛覆整個人生……上述落馬官員的喜好“款式”雖各有差異,但歸結起來和“網游科長”也別無二致。
歷史上,也不乏玩物喪志的例子。春秋時期,衛國君主衛懿公,生平最大的愛好是養鶴,他對于鶴的喜愛,達到了如癡如醉的境地,并逐漸喪失進取之志,幾乎不問政事、不理民情。據史料記載,衛懿公為養鶴建造了專門的宮苑,還讓鶴乘坐豪華的車子,甚至比國家大臣的還要高級,每年都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導致朝野烏煙瘴氣,民間怨聲載道,結果北方夷狄侵入國境之時,竟沒有將士愿意共赴國難,加之國家民窮財盡,最終身死國滅。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古有君主一鶴喪邦而遺恨千古,今有官員玩物喪志而鋃鐺入獄。對廣大共產黨員而言,前車之鑒不可謂不沉重,警示教育不可謂不觸目。其實,愛好本身并沒有什么不對,但一定要把握好“度”,尤其是對黨員干部甚至是領導干部而言,更要慎獨慎微、防微杜漸,因為本身處在時刻可能被“圍獵”的境地之中,一旦玩物喪志,被別有用心之人投其所好,拒腐堤壩必然崩塌,防變高地終將淪陷,如此一來,丟掉的是自我,喪失的卻是民心。
個別黨員、干部面對紛繁復雜的工作和形形色色的誘惑,有時難免會有所懈怠,有所動搖,但正因如此,才更加需要正心誠意,固本培元,夯實思想陣地,建強精神家園。關于這一點,習總書記就多次告誡黨員、干部,要主動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和洗禮。少一些飯桌上的觥籌交錯,多一些書卷里的含英咀華,畢竟,涵養正氣、砥礪風骨,不斷提高人文素養和思想境界,要比沉溺于虛無縹緲、不切實際的事情有意義得多。讓思想得到升華,讓人生變得厚重,永遠保持一顆進取之心,堅持謀正事、務正業、走正道,才是黨員、干部最好的選擇,也只有如此,方能在最終給人民一個交代,給自己一個交代。
衛懿公一鶴喪邦的悲劇為后人留下了沉痛的歷史之思,“網游科長”玩物喪志的鏡鑒為今人敲響了長吟的警醒之鐘。正如古詩所言:“曾聞古訓戒禽荒,一鶴誰知便喪邦。滎澤當時遍磷火,可能騎鶴返仙鄉?”
廣大黨員、干部自當引以為戒!
(四川省廣元市朝天區委組織部 馬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