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絡繹不絕的送錢送物者,河南省安陽市人社局原副局長盧銘旗“頗有原則”地給自己定下“三不收”的規矩:關系不好的不收、信不過的不收、家庭困難的不收。但最終,盧銘旗沒有走出貪腐官員的套路,栽倒在欲望的泥潭里。
有了自己定下的“三不收”原則,盧銘旗對那些幾百元、上千元的小紅包,就會心安理得、不露聲色地統統笑納。而且收著收著,盧銘旗就放開了、麻木了,發展到有人送10來萬元的大禮時,他也會毫不猶豫地收下。從盧銘旗的貪腐軌跡可以看出,所謂“三不收”的收禮原則,其實就是貪腐官員尋求自我麻痹的“皇帝新衣”。
作為英模老兵,盧銘旗轉業到安陽市勞動局任勞動就業處副主任時,不僅保持著吃苦耐勞、雷厲風行的軍人作風,而且對送禮者“非常厭惡”,將送錢、送券、送物者一概拒之門外??删褪沁@樣一位十分有原則的干部,隨著職位的升遷、在“圍獵者”鍥而不舍的腐蝕之下最終倒下。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在中國這樣一個講人情的社會里,為官者如何做到拒腐蝕、永不沾呢?
常言道:不怕領導講原則,就怕領導沒愛好。“圍獵者”圍獵官員的套路,可謂花樣繁復、心機用盡。無論是送錢送物、投其所好,還是情感投入、拉大旗作虎皮,都會讓官員防不勝防、一不小心就會著了“圍獵者”的道。類似于盧銘旗這樣曾經講原則、不為金錢所動的官員,最終依然被“圍獵者”的“糖衣炮彈”擊倒。說明只要思想的防線一旦松懈,權力出界、行為越軌就在所難免。而“三不收”原則更像一件“皇帝的新衣”,讓貪腐官員的行徑顯得更加滑稽而可笑。因此,為官者保全自己的唯一方法,就是要堅守底線、保持定力。
“欲事立,須是心立。”要想不被“糖衣炮彈”擊倒、守護好自己的政治生命,為官者就需要不斷提高政治免疫力,在內心深處樹牢不放縱、不越軌、不逾矩的自律信條,不斷涵養“梨雖無主,我心有主”的精神境界,讓紀律規矩運行于心靈的軌道上,才能在形形色色的誘惑和考驗面前穩住心神、站穩腳跟、挺直腰桿,避免在“三不收”的“皇帝新衣”麻痹下自我沉淪。
(彭州市規劃建設局 周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