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紀委監察廳網站2017年5月4日發布通報稱,經省委批準,原邯鄲縣委書記、邯鄲市交通運輸局局長何志剛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審查。
何志剛是繼王積俊后,官方披露的第二名曾獲“全國優秀縣委書記”榮譽的落馬官員。王積俊在被評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后不到兩個月,由江門市蓬江區委書記晉升為江門市委常委,成為一名副廳級干部。何志剛在評為“全國優秀縣委書記”后3個月,因行政區劃調整而出任新設立的邯山區委書記,2016年底其從邯山區委書記任上調任邯鄲市交通運輸局局長。應該說,這兩名官員落馬,還是源于任職縣委書記期間發生了問題。
縣委書記處于縣域權力鏈的頂端,權力既齊全又強大。縣委書記盡管掌握著一縣干部的升遷任免和公、檢、法、司等諸多大權,但由于“上級監督太遠、同級監督太弱、下級監督太難”,縣委書記的這些權力幾乎得不到應有的監督和約束。縣委書記獨攬各種權力,若作風霸道,喜歡樹個人權威,一把手成“一霸手”,就極容易蛻化變質,發生腐敗問題,甚至是嚴重的腐敗問題。何志剛和王積俊這兩位曾經的“優秀縣委書記”落馬,毫無疑問,是由于他們濫用了縣委書記這個權力,發生了權力腐敗問題。
曾經的“優秀縣委書記”落馬,表明榮譽不會成為貪腐官員的護身符、免責牌,官員即便獲得過無上榮譽,但是只要逾越底線、踐踏紅線,發生貪腐問題,照樣會受到黨紀國法的嚴懲。
曾經的“優秀縣委書記”落馬,警示用權需審慎。認清權力是一把雙刃劍,用得好群眾受益,用不好害人害己。如果把權力當作為個人、家庭和小集團謀取利益的工具,必然會導致私欲膨脹、為所欲為,最終會給自身帶來禍害。作為縣委書記,必須正確行使權力,依法用權、秉公用權、廉潔用權,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經受得住各種誘惑的考驗。自覺接受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把權力曬在陽光下,公正用權、審慎用權。
曾經的“優秀縣委書記”落馬,警示需加強對縣委書記職權的規范。厘定縣委書記的權力邊界,防止權力過分集中,公布縣委書記的權力清單,制約其的權力運行。探索對縣委書記權力運行體制進行“手術”的方法路徑,將決策和執行分離,讓縣委書記成為縣域發展和項目的“設計師”,而并非“執行者”。
“優秀縣委書記”落馬玷污了榮譽,更擂響了用權警鐘。在職的縣委書記們需引以為戒、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
(成都市金牛區發改局 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