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評論文章《不守規矩 何談高雅》歷數8種裝高雅的套路——入會所、打高爾夫、跳華爾茲、品拉菲、抽雪茄、養寵物、玩玉石、喝年份茅臺等。
“高雅”是什么?“高雅”一詞出自《三國志·魏志·崔林傳》:“稟自然之正氣,體高雅之弘量”。意指高尚雅致,表現受過良好教養的高尚舉止或情趣,與“平庸邪惡”“猥瑣粗俗”相對。追求高雅,人之常情,畢竟都不想做別人口中的“粗俗”之人。
入會所、打高爾夫、跳華爾茲、品拉菲、養寵物、玩玉石、喝年份茅臺,這些是高雅嗎?對于普通人來說,這算不算高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對于領導干部來說,筆者可以肯定的回答:這當然不是高雅。
當前,部分領導干部熱衷追求所謂的“高雅”,其實卻是將自己的“粗俗”毫無保留地暴露在大眾眼中。收藏古玩字畫,卻不清楚古玩字畫的歷史文化底蘊;栽種昂貴蘭花,卻不明白蘭花的高貴品格;佩戴名貴玉石,卻不理解溫潤如玉的深刻內涵;喝年份茅臺,更不知道其中凝聚了勞動人民的辛勤和汗水。“高雅”不是他們追求的目的,只是他們奢侈享樂的“遮掩布”,是他們顯示手中權力的工具。這些不僅不是“高雅”,反而是“高雅”的對立面;而這些所謂的“高雅”,也必將讓這些領導干部走向腐敗的深淵,落得鋃鐺入獄的結局。
什么才是領導干部的“高雅”?“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勇于擔當,敢于破難是“高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懷是“高雅”;“夙夜在公,執政為民”的理念是“高雅”;深入基層,做群眾信賴的“泥腿子”是“高雅”……一言以蔽之,把“國家和群眾放在心里”就是“高雅”。
當前,全國上下正在掀起學習廖俊波的熱潮,領導干部就應該像廖俊波一樣,培養“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高尚情操,以“甘為孺子牛”的心態為民服務,以“克己奉公,勤政廉政”的實際行動為四個現代化戰略的實現貢獻一份力量,這才是真正的“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