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的意見》,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意義深遠。筆者以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要做到“常”與“長”,黨員干部需牢記一個“畏”字,用“畏”這一把武器為“合格”事業的前進路保駕護航,讓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畏”然成風成氣,確保“合格”常態。
合格黨員要“心”有所畏。縱觀歷史,人類正因為懷有對諸多事物的畏懼,才在歷史進化的長河中歸集發展成為道德操守、清規戒律以及職業倫理等諸多文明新尺度。心有所畏,才能恪守底線,不破防線,才能走正道,行遠路。筆者以為,黨員干部心有所畏,不只是畏懼黨組織,畏懼紀委,而是要真正敬畏法紀、敬畏人民,敬畏權力。只有對法紀心存敬畏,才能真正做到自警、自省、自律。只有對人民心存敬畏,才能真正做到憂民之所憂、樂民之所樂,勤政為民辦實事、辦好事,為官一任造福一方。只有對權力心存敬畏,才能真正做到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合格黨員要“信”有所畏。 理想信念對人生的指導意義毋庸置疑,敬畏信念,也就是敬畏人生。對黨員干部來說,敬畏信念首先要敬畏共產主義遠大理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自覺增強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把個人奮斗同人民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奮斗緊密結合起來;要講政治、有覺悟,自覺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明辨大是大非;要有政治敏銳性,能夠對問題見微知著,在細小處發現苗頭性問題,把矛盾或問題扼殺在搖籃里。同時,黨員干部還要懷揣“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多一些“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人生抱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做一個高尚的人。
合格黨員要“行”有所畏。古有“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之說,黨員干部應該行有所畏,將黨性、作風擺在首位,才能避免行為跑偏。“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行有所畏,不是讓黨員干部不作為,而是指從政為官應心懷審慎,行使權力當有自我約束,思想深處能明底線守原則,行有所畏,才能為有所成。筆者以為,行有所畏,要行有約束。“欲知平直,則必準繩;欲知方圓,則必規矩”,要束權于籠,著力在針對性、科學性、操作性上下功夫,把制度的籠子扎得嚴而又密,為權力運行提供遵循,確保權力規范運行、高效行使,真正讓良好作風成為全體干部的鮮明標簽,才能實現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合格黨員要“學”有所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好學才能上進。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黨員干部要勝任新時期下的工作,履行肩負的職責就必須敬畏真知,加強學習。要深刻認識到學習是獲取知識、提升能力、增長本領的必經之路,要常懷“本領恐慌”,常感“能力危機”,以空杯朝上的態度虛心學習、以敬畏之心勤于學習,主動積極地學習,如饑似渴地學習;要堅持把學習當成一種終身追求,自覺把學習融入生活、融入工作,用持之以恒地學習不斷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做承擔使命的好干部,而不是做嘴尖皮厚腹中空的“山間竹筍”和頭重腳輕根底淺的“墻上蘆葦”。
(綿陽市安州區委組織部 余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