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張家港市委出臺《張家港市干部干事創業容錯免責實施辦法(試行)》,旨在營造好支持改革、鼓勵擔當、寬容失誤的良好環境,進一步號召干部與時俱進大力弘揚張家港精神,激發干事創業的動力和活力。(來源:中共江蘇省委新聞網 3月26日)
所謂“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反腐是“零容忍”的態度,是“見光死”的行動,干部管理應該是“滴水不漏”的“一網打盡”,而容錯機制卻給干部“網開一面”,難免有一些矛盾的嫌疑,卻終究是應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的“不求備一人”,因而干部的失誤也好,錯誤也罷,自然的都應該有“環境因素”,不能籠統的“一刀切”,否則會嚴重的打擊干部的積極性,也會打消干部“愛拼才會贏”的活力和激情。
容錯機制是為了給干部前進的“勇氣”,給干部拼搏的“底氣”,是為了解決干部的“后顧之憂”,是為了給干部“加油充氣”。干部不是“文武全才”,也會受到環境的左右,也會因為“術業有專攻”而無能為力,也可能會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的束手無策,也會因為“孤軍奮戰”的“能力有大小”出現誤差,也會因為“丹青匹馬”而“望洋興嘆”,因而只要不涉及“底線”,只要不觸碰“紅線”,只要不背離“原則”,干部的“無心之失”不應該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嚴懲不貸”,也應該給干部“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機會和可能,給干部重新“揚帆起航”的鼓勵和支持,這樣堅實的后盾才會有“勇往直前”的底氣和勇氣。
容錯給了“為官不為”新的出路,“槍打出頭鳥”和“干得多錯得多”的擔憂有了保護傘。然而容錯機制卻不是免責的“馬甲”,不能成為干部“肆無忌憚”的底氣,不能成為“為所欲為”的匪氣,干部應該珍惜“網開一面”的機會,摒棄“干多干少一個樣”的錯誤思想,給自己一個“勇往直前”的理由,給自己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向。而容錯的“網開一面”,不是政府的個體行為,政府干的事情好不好、對不對、能否免責,不僅應有紀檢等問責部門的認定,還應該引入社會評價,讓公眾參與容錯免責的認定程序,這樣才能保證認定的科學性,保證容錯機制有效發揮作用。
(四川省瀘州市納溪區大渡口鎮 周晨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