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陜北,他‘看到了人民群眾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在正定,他實現了改善農民生活的承諾;在80年代末的寧德,他說‘當官不要想發財’”。近日,央視原創微視頻相繼報道了習近平總書記當年在陜西省延川縣梁家河村、河北省正定縣、福建省寧德地區工作期間的事跡掠影,一起追尋習近平總書記的初心。
系列報道客觀再現了習近平總書記不忘初心、堅守信仰、心系群眾、從嚴治吏的生動事跡。習近平總書記的親身經歷,是黨員干部用堅定初心鍛造堅強信仰的生動教材,也為一些脫離群眾、拈輕怕重、好高騖遠、黨性缺失的干部提供了一面清潔明朗的“鏡子”。
身不離勞動,心不離群眾。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黨員干部只有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才能“看到人民群眾的根本,真正理解老百姓”。在梁家河村當知青期間,習近平同志冬天光著腳就下壩鏟冰、自費學習沼氣技術、用獎勵給個人的三輪車換取村上生產實用設備,用實實在在的行動搭好了干部與群眾的“連心橋”,故有外出求學時,鄉親齊聚相送的感人場景。
察消長之往來,辨利害于疑似。調查研究是堅持黨的實事求是思想路線的基本途徑,更是我們黨做好領導工作的重要傳家寶。在正定工作期間,習近平同志經常騎著自行車到各個公社,各個生產大隊和農戶里去調查研究,摘掉正定不切實際的糧食“高產縣”帽子,減輕農民負擔;給各界人才手寫邀請信,求賢納才;多方調研提出“半城郊型”的經濟發展戰略,推動了正定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實現了改善農民生活的莊嚴承諾。
心中常念人民苦,身邊牢筑防腐墻。腐敗問題是侵害群眾利益、影響執政根基、破壞社會秩序的毒瘤,反腐是一場輸不起的生死仗。習近平同志在寧德工作期間便已深諳腐敗的危害,并將清查干部違規私建住宅問題作為懲治腐敗的突破口來抓,親自抓。短短5個多月時間,清退出公房1917戶,“得罪”干部兩三千人,卻贏得近三百萬群眾的擁護。“當官不要想發財”,是習近平同志的從政原則,也是對黨員干部的諄諄教誨。
當前,推進“四個全面”戰略步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各級黨員干部面臨的管黨治黨責任重大,推動發展任務艱巨,改善民生使命光榮,廣大黨員干部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和發揚習近平總書記在地方工作的科學方法和優良作風,堅守初心、堅定信念,心系群眾、務實作為,勇于擔當、剛正不阿,立足地區實際和崗位職能,在其位,謀其事,盡其責,廉其政,合力繪制中國夢美麗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