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上午,李克強總理作任內第四次政府工作報告。
本次政府工作報告,90多分鐘的報告長達1.86萬字,涉及中國社會經濟發展方方面面,在回顧過去一年政府工作的同時,闡明了今年中國政府的施政方略。每個字、每句話、每個標點符號,都要經過反復斟酌、千錘百煉。報告回應社會關切,反映經濟社會的最新狀況,一些新詞“藍天保衛戰”“數字家庭”“河長制”“海綿城市”等更是言簡意賅接地氣。
在起草政府工作報告時,總理要求“要接地氣,要讓老百姓聽得懂”。報告起草組寫報告就是讓老百姓在火車站看大屏幕的時候也能聽懂。“讓老百姓聽得懂”,政府工作報告成改文風典范!政府工作報告讓“讓老百姓聽得懂”,既是文風會風的改變,也是領導干部工作作風改變的體現。
黨的八項規定也提出“要精簡文件簡報,切實改進文風,沒有實質內容、可發可不發的文件、簡報一律不發。”讓老百姓聽得懂就必須改作風轉文風,要講大白話,要深入淺出,要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讀,讓群眾聽得懂、信得過、用得上。
“讓老百姓聽得懂”是黨的領導人多次要求,并身體力行的。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和其他中央領導在不同場合發表了若干次重要講話。這些講話讓大家想聽、愛聽、愿聽,往往覺得很過癮、很解渴、很興奮。許多觀點成了聽得進、記得住、傳得開、用得上的經典名言,真正起到了入耳入腦入心入神。
政府工作報告被廣大干部群眾所廣泛關注,老百姓聽得懂才能切切實實感受到國家的發展進步,政府的施政綱領才能為老百姓了解接受,才能真正引起13億人民的共鳴和擁護。政府工作報告接地氣,也必將影響到地方政府文風改進,促進干部文風話風更接地氣。
(四川省簡陽市 揚清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