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有效轉化為脫貧攻堅優勢,去年以來,廣元市蒼溪縣走出一條“抓黨建”與“促脫貧”深度融合的新路。在擼起袖子加油干的新一年,有記者2月15日、16日再次走進蒼溪多地,看到愈發紅艷的黨旗在脫貧攻堅一線迎風招展。
俗話說,“大事難事看擔當”。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必須完成的“硬任務”,就是這樣一件大事難事。共產黨員在其中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呢?四川廣元蒼溪的做法給了我們一份完美的答案,誠如楊敏、陳玉珍所言,“作為黨員必須帶頭干”“作為黨員,你能帶著大家脫貧致富,這不應該的么?”
話雖簡短,卻有理有力、擲地有聲,一聽就讓人信服。在社會信任度下降的情況下,何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很大程度上是源于他們在脫貧攻堅一線實打實地干出了業績,讓群眾切身看到了變化、得到了實惠。
成功之路并不平坦,大學畢業后的楊敏當過人民教師,她卻毅然放棄了這份安定的工作,只身前往安徽霍山縣學習天麻種植經驗,返鄉后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帶領周圍群眾脫貧致富,她也被群眾稱為山中的“藥百合”。黨員作表率不是一句空話,云峰鎮獅嶺村黨員陳玉珍誠信經營、友善待人,不僅自家“映日荷花”農家樂生意甚好,還帶動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她也因此被評為村里的“百姓好人”。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口碑”,自己說好不算好,群眾背后說好才是真的好,是沒有“摻水分”的看法。要做到這一點,來不得半點虛招式,帶領群眾致富如此,黨員帶頭示范承諾也是同樣的道理。在四川蒼溪黨員身上,我們看到了行動的力量,這種力量勝過了一切言語。
俗話說,一個支部是一座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剛剛公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2017年我國將確保再脫貧1000萬人以上。這其中,離不開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特別是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發揮,因為支部不是空洞的,是由一個個黨員組成的,最終還是要落實到黨員作用的發揮。“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脫貧攻堅路上,我們需要更多“行勝于言”的黨員楷模,也必將從基層一線黨員身上看到更多信仰的力量。
(成都市青白江區委組織部 史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