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走親戚偶遇縣委組織部一位同事,手里《鄧小平的三落三起》翻到了一半,便寒暄著問了一句:“你們還有寒假作業?”他答道:“這是領導送的新年禮物”。事后才知,這份禮物的全稱是“三個一”,即“讀完一本好書,想透一個問題,提出一個方案”。
如果把“三個一”當成“寒假作業”,它的定性或與工作、任務無異,領導布置“作業”最終要批改“作業”,那懷著敬業精神的組工干部想必也能完成得盡善盡美,畢竟寫份報告也不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次”。但是,如果把它當作“新年禮物”,領導流露的善意、表達的敬意則更顯濃厚和莊重。一方面,讀書是“充電”的過程,是在書中尋找自己的過程,是讓靈魂保持健康的過程,組工干部對于讀書應有拆開“禮物”時的期待,應有接受饋贈時的感激,因為領導這份善意的背后有更多的期待。另一方面,讀書伴隨著思考,“想透一個問題,提出一個方案”或許并非讀一本書那么簡單,需要讀更多的書,需要更多去實踐,更多去思考。如果組工干部始終能保持著對于讀書的熱情和帶著問題去讀書的態度,本身不也是對領導期待最好的“回禮”嗎?這份對自己的敬重、對領導的敬重,必然遠不同于普通的“作業”,遠不同于眼下“想透一個問題,提出一個方案”。
是“寒假作業”還是“新年禮物”,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自然不一樣。對于新一年的謀劃,各級機關干部職工不妨也都著手從這方面思考,對待讀書是否可以再勤奮一點?為自己列個讀書清單,認真做好讀書筆記,切實克服本領恐慌;對待工作是否可以更真誠一點?為自己理順整年的工作思路,糾正和預防實踐中的錯誤,克服難點、打造亮點;對待生活是否可以再熱情一點?為家人用心籌備一份禮物,獲得家人的鼎力支持,營造純凈良好的家規家風。
無論是“寒假作業”還是“新年禮物”,其實就是一個態度的問題,對待讀書、對待工作、對待生活的態度。希望新的一年里,廣大干部職工能切換到一個更好的狀態,“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恥,不因虛度年華而悔恨”。
(四川省合江縣人大 廣隸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