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遼寧省省長陳求發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2014年期間存在財政數據造假,消息一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就遼寧省財政數據造假問題,財政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此次遼寧省能夠公開對外確認財政數據造假,直面問題不遮丑、不護短,值得肯定。財政部將采取進一步措施,堅決防范和制止財政數據造假。(1月22日《央廣網》)
近年來,不少地方政府部門“家丑”被曝光的案例屢見不鮮,統計數據造假、財務造假、報表造假等事件前赴后繼,這些“打腫臉充胖子”行為便成為達到目的的“妙招”,既能“欺上瞞下”,又能躲避追責、問責;既能得到領導的肯定、夸獎,又有可能因此被提拔,受重用。殊不知,“紙是包不住火的”,不少使用“妙招”的單位依然難逃被舉報、被檢查的“法眼”,不僅被嚴肅處理,還成為“家丑”被媒體曝光,讓公眾無比唾棄,為自身“抹黑”。
顯然,遼寧省省長將財政數據造假行為“大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將“家丑”公之于眾,實乃“反常”。也不免讓人擔心:不怕被問責嗎?不怕影響仕途嗎?更不怕影響遼寧整體形象嗎?但是,遼寧省省長亮“家丑”,卻得到了國家財政部長的肯定。事實證明,敢于自亮“家丑”不可怕,反而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直面“家丑”的擔當意識,對“家丑”進行徹底整改的信心,在整改路上絕不“停戰”的決心。
“敢亮家丑”是信心的集中體現。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家丑不可外揚”。長期以來,不少中國人都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但遼寧省省長卻是“反其道而行之”,也許會遭到廣大群眾的“深惡痛絕”,甚至會讓“省長”的一席之位不保,但公眾更多的是對遼寧省長的“亮家丑”行為叫好,公開揭丑不僅無損黨和政府的光輝形象,反倒彰顯其敢于直面問題的勇氣,讓上級領導和人民群眾看到,要用“壯士斷腕”的決心去整改,體現出黨和政府的信心,讓大家看到徹底根治的希望。
“敢亮家丑”是擔當的具體表現。多年來,人們已經習慣了“鮮花”和“掌聲”,對于批評和責罰采取“鴕鳥政策”,有意無意的回避。一些領導認為公開承認錯誤,丟了“面子”,更有可能丟“位子”,是大事。殊不知,“瘡疤見光易好,傷口捂著易爛。”諱疾忌醫或一味掖著蓋著,勢必養癰遺患,積重難返。遼寧省省長敢于自曝家丑,看似丟了“面子”,實則掙了“里子”;看似傷了“筋骨”,實則固了“元氣”;看似跌落低谷,實則迎來新生。“敢亮家丑”,無疑是敢擔當的具體表現。
“敢亮家丑”是監督的有效途徑。遼寧省省長敢于把“數據造假”問題擺出來、亮出來,目的就是將“被動”變“主動”,自覺接受上級部門、紀檢監察機關以及群眾的監督,形成強大的整改聲勢,進而以“刮骨療毒”的勇氣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充分彰顯了遼寧省政府猛藥去疴的決心和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有利促使工作的改進,真正使“家丑”整改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一個重要動力,用“壯士斷腕”的勇氣,換來“浴火重生”的新氣象。
(四川宜賓市翠屏區菜壩鎮人民政府 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