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領導干部必須講覺悟、有覺悟。覺悟了,覺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為的準星。”有了“準心”,紀檢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提高效率。
深研反腐精神,做忠誠于黨和人民的紀檢人。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作為紀檢干部,首先要透徹中紀委七次全會精神,在思想上與中央從嚴治黨保持高度一致。十八屆中央紀委七次全會公報,2016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黨的紀律建設全面加強,腐敗蔓延勢頭得到有效遏制,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不敢腐的目標初步實現,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壩正在構筑,黨內政治生活呈現新的氣象。學習全會精神,不是簡單地看一看、聽一聽,而是要用心去讀,深入去學,去感悟通報為紀檢干部提出的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紀檢監察干部有了新的認識,才能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擼起袖子寫忠誠。
以史為鑒,做干凈的紀檢人。“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照鏡子,主要是以黨章為鏡,對照黨的紀律、群眾期盼、先進典型,對照改進作風要求,在宗旨意識、工作作風 、廉潔自律上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永遠在路上》《鏡鑒》《打鐵還需自身硬》等反腐專題片中的典型案例,就是一面鏡子。紀檢監察干部,務必從中得以大徹大悟,拒做“后知后覺”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從《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到《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從《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到《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央出臺或修訂的黨內法規超過50部。近期,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試行)》,更是為紀檢監察干部提出了高標準、嚴要求。執紀先守紀,律人先律己,作為手握執紀利劍的紀檢監察干部,務必以史為鑒,擼起袖子干干凈凈做好紀檢人。
發揚工匠精神,做擔當的紀檢人。差之毫厘,謬以千里。“工匠精神”是要求把產品從99%做到99.99%的精益求精的精神,而紀檢監察工作必須追究極致,既不放過任何一個腐敗者,又不能冤枉一個好同志,要把工作做到100%。紀檢監察干部如何淬煉自己,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如何做到能擔當、善擔當、敢擔當?這就更需要具備工匠精神,需要“吾日三省吾身”,不斷摸索、總結、提高,不僅要有自我批評,還要有能夠接受批評的大度,能容錯,知錯就改;同時,要堅持正義,既不欺凌,也不畏權,用一把尺子執紀到底。
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松勁退千尋。”當前,雖然反腐敗斗爭壓倒性態勢已經形成,但不能腐的制度還在完善中,不想腐的堤壩還在構筑中,腐敗勿盡,反腐不止。每一位紀檢干部都必須為自己裝上“瞄準器”,既明察秋毫,又鐵拳出擊,不斷自省自悟提高認識,不斷更新、升級執紀能力,乘中紀委七次全會之風,為全面從嚴治黨擼起袖子搖擼揚帆。
(四川省鹽亭縣教育體育局 李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