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吸引更多重點高校畢業生來攀創新創業,為攀枝花市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打造攀枝花特色引才模式品牌,近年來,攀枝花市將赴國內重點高校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專業人才作為一項常態化工作開展。僅2016年,攀枝花市就有43個市屬事業單位和五個區(縣)的事業單位共拿出145個崗位的212名招聘計劃來面向重點高校直接考核招聘引進人才。
從面上來看,赴外引才成效還是相當顯著的,一是宣傳造勢,擴大了攀枝花知名度。赴高校引才時通過攀枝花宣傳片、宣傳展版、校園海報、人才政策宣傳手冊以及現場宣講等形式,全面展示了攀枝花市獨特的資源、適宜的氣候、香甜的瓜果、優惠的政策,招聘現場隆重熱烈,極大吸引了學生們的眼球,增添了對攀枝花這片熱土的向往。二是精準發力,優選所需專業人才。招聘工作前期做了精心準備,提前制定了招聘計劃,把用人單位的崗位條件與高校的專業設置相對接,使招聘工作更具有針對性。招聘會前在四川人才網、攀西人才網、各高校網站、微信平臺等提前發布公告,公布招聘信息和崗位需求計劃,擴大招聘知曉面。三是互惠互利,加強與高校的交流合作。攀枝花赴國內部分重點高校進行人才政策宣講和人才引進招聘活動,受到了校方的熱情歡迎,并給予了高度支持,對進一步加強兩地合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總的來說,赴外引才呈現出幾個特點:政府組團受歡迎。赴高校開展宣講引才活動一般由市級領導帶隊,市委組織部、市人社局牽頭,部分區(縣)及市級有關部門參與。政府搭臺為用人單位和學生牽線的招聘方式很受歡迎,組織部長親臨宣講增加了學校和學生的重視度和信任度;縣(區)組織部長、人社局長和分管干部人才工作的負責同志親自參與面談、解答、測評,確保了招聘工作的嚴肅性和招聘效果,增進了大學生對攀枝花的了解和關注。“國”字平臺受吸引。攀西國家級戰略資源創新開發試驗區、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中國陽光康養產業發展試驗區等國家級平臺,為廣大學生干事創業提供了平臺。多數大學生看重事業發展平臺,渴望大顯身手有所作為,攀枝花為他們搭建了施展才華的平臺,賦予了良好的發展空間,受到大學生的期待和向往。人才政策受關注。引進的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使用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編制、享受事業單位人員相應待遇、納入市委“5211”工程年輕干部儲備型人才庫,表現優秀的,可按程序調任黨政機關副科級及以上領導職務,這些優惠政策和待遇,引起了大學生的強烈反響和關注,到攀求職心態迫切。
今后,建議再從以下幾個方面進一步完善政策:(一)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服務創新驅動發展。人才是強市之本、創新之源。攀枝花市要緊跟省上步伐,進一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以服務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線,緊貼加快建設“中國釩鈦之都”、“中國陽光花城”、“四川南向開放門戶”的戰略目標,進一步完善落實各項人才引進、穩定、培養和創新創業政策,建立更具有競爭力的引才聚才政策環境,聚集各類人才來攀服務,形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局面。(二)結合招商引資活動,招才引智同步同等。近年來攀枝花通過國家級的論壇、研討會、博覽會等形式,擴大了對外影響力,增強了對外知名度,在招商引資活動中成效顯著。建議市委市政府在開展招商引資活動的同時,進行招才引智活動,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并重,推進攀枝花市高端人才聚集。(三)繼續完善合作機制,深化人才交流培養。進一步深化與重點高校的人才交流與培養,注重合作的常態化和規范化。建立與部分重點高校的信息溝通平臺,及時在學校的網站和微信平臺宣傳發布攀枝花的發展規劃、優勢產業、人文環境以及人才政策和需求信息,讓廣大學子隨時關注了解攀枝花,激發到攀發展的熱情。探索研究與其他名校名院的戰略合作,力爭建立海內外高層次人才和創新創業人才引進戰略合作協議,加強高端人才聚集,打造人才高地。(四)完善人才管理辦法,督促后續跟蹤培育。市委組織部盡快牽頭出臺《攀枝花市儲備人才管理辦法》等政策文件,督促各縣區和市級相關部門一方面主動跟進與應聘者的后續交流溝通,對網上報名的要及時反饋,對符合條件的優秀應聘者盡快簽訂正式的就業協議;另一方面對已經到崗的引進人才要量身定制培養計劃,最大化的發揮高層次人才和緊缺專業人才的才干,為攀枝花市建設出力。
(中共攀枝花市委組織部 劉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