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自我約束,經常對照黨章檢查自己的言行,自覺遵守黨內政治生活準則、廉潔自律準則,加強黨性修養,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這對新形勢下黨的領導干部強化自我約束、喚醒黨章黨規意識提出了明確要求、作出了基本規范,體現了自律和他律的辯證統一。(12月11日 中國紀檢監察報)
“喚醒黨章黨規意識”,咋一聽,頗有幾多無奈。試想,為什么要“喚醒”?難道“黨章黨規”成了“遺忘的角落”?而“黨章黨規”對于廣大黨員干部來說,豈能隨意地束之高閣?規矩是“挺”不是“說”,紀律是“鐵”不是“泥”,所以。新常態下,加強干部管理,防止用權任性,需有所“約束”,才能讓黨員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抓“嚴”,讓“我行我素”者心有所畏。“欲求木長,必固其根,欲流之遠,必浚其源”,因此,制度“籠子”必須扎緊編密,制度是畫圓之規、畫方之矩,是黨員干部辦事、成事不出現偏差的保障。只有規范制度、劃定細節,讓基層單位用人的有法可依、職能部門用錢的有章可循,才能防止干部出于僥幸心理的腐敗,及“我行我素”沒有畏懼的任性。并且要加強自律,它總是在關鍵之處告誡每一個人:要善于“限制自己”,善于“限制自己”,因此領導干部要常想立身之本,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蓬勃朝氣、昂揚銳氣、浩然正氣。
抓“早”,讓“剛愎自用”者言有所戒。“越規者,規必懲之;逾矩者,矩必匡之”。黨員干部的行為出現偏差,實質是“總開關”出現偏差,根源在預防不夠,貼近群眾生活的“小官”更是如此。基礎預防抓不好不早,立身立業立言立德基石就不牢,久而久之就會疏遠、脫離群眾。有了這條“抓早”的防線,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在燈紅酒綠、金錢美色面前,就能夠有約束、有控制。要及時發現制度建設的漏洞,隨時健全相關法律,預防打“擦邊球”現象產生,所以防止“權力任性”,要從及時預防上入手。只有加強預防,提高拒腐防變能力,才能始終保持先進性,做到不辱使命、不負重托。
抓“變”,讓“一意孤行”者行有所止。“天下之事,難于法之必行”。作風改到深處,反腐推向深層,最管用的是制度,最有效的是法治。制度約束不硬,就會“牛欄關貓”形同虛設。要劃出“紅線”,標出“雷區”,架起“高壓線”,不開“天窗”、不留“后門”,使每一項制度都可執行、可監督、可檢查、可問責,及時發現“思想之變”、“行為之變”,防止制度成為“稻草人”、“橡皮筋”。必須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把作風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納入到法治化軌道上來,形成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的正風懲腐機制,真正讓制度敬畏、規則意識融入精神世界。
古人云,志正則眾邪不生。令行禁止,彰顯規矩,規矩是個“緊箍咒”,約束是領導干部拒腐防變的重要防線,有了這條防線,才能夠避免腐敗問題,才能真正成為踐行“兩學一做”、擔當黨章黨規的捍衛者,帶頭學習好、遵守好、捍衛好黨章黨紀。(文/云之凡)
(作者單位:瀘州市合江縣榕右鄉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