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操選手在平衡木上競技,優雅流暢驚險的動作,讓觀眾嘆為觀止,大呼過癮。體操選手的驚險換來的是觀眾的贊嘆,但一些黨員干部卻把底線當成“平衡木”,以為只要言行不越線就萬事大吉,更有甚者,竟以此為榮,以此為樂,實在叫人捏一把汗。
眾所周知,無論多么優秀的選手也難免失誤,運動員的失誤,小則扣分失利,大則受傷離場,影響的是他的運動成績,浪費的是平日的辛苦訓練。對于黨員干部來說,一旦跨越底線,所面臨的只能是黨紀國法的懲處。俗話說,“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倘若干部把底線當成“平衡木”,無論其水平多高,“失誤”落馬在所難免,這樣的“失誤”影響的可能就不僅僅是他的仕途,恐怕也會影響他的人生。
底線絕非“平衡木”,底線之后只能是萬丈深淵。曾聽過一道面試題,懸崖邊有寶石,你能離多遠拾起來才能避免危險?答案有十米、五米、一米……正確答案是,離懸崖越遠越安全。越靠近底線,可能誘惑越大,與此同時,危險也就越大,黨員干部要對此有清醒的認識,只有遠離底線,才不會讓自己身處“險地”。
實際上,黨員干部要守住底線,僅靠遠離底線遠遠不夠。王岐山同志曾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既要守住黨的紀律這條“底線”,更要瞄準理想信念宗旨這條價值“高線”。黨員干部要始終牢記黨員身份,自覺遵守廉潔自律的基本要求,不斷提高紀律意識、黨性修養和政治品格;始終把人民群眾利益放在最高位置,只有樹立崇高理想信念,才能真正遠離深淵,遠離危險。
黨員干部要真正遠離底線,將“安全區域”變成體操場,在工作和生活的舞臺上展現風采,切不可走進底線雷區,否則一著不慎,只會黯然離場,落個貽笑大方,豈非可惜?
(四川省合江縣九支鎮人民政府 魏寧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