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18日,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在烏鎮開召開。16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開幕式上通過視頻發表講話,他希望大家集思廣益、增進共識、加強合作,讓互聯網更好的造福人類。(11月16日 人民網)
當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經濟領域的重要任務,就是要從提高供給質量出發,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以擴大有效供給,更好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轉方式、調結構”作為生產發展方式的一次嶄新革命,已深入人心。其實,不僅企業生產、經濟發展要結構性改革,黨員干部運用好互聯網也要結構性改革。
黨員干部用網“供給側”改革,要堅定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是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互聯網時代,群眾的意見多在網上發聲,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因此,互聯網時代,“脫離群眾”的危險不再是“躲進機關”,還包括“兩耳不聞網上事”。要了解群眾的所思所想,互聯網是工具也是工作場。黨員干部要走好“網絡群眾路線”,就要要“常上網看看”。一方面要主動通過網絡查看收集群眾信息,另一方面要善用網絡工具開展群眾工作,既要和網民“打成一片”又要善于應對輿情、解決問題和傳播能量。
黨員干部用網“供給側”改革,要加強問題研判。“忠言逆耳利于行”,網絡空間的批評當然比現實生活中聽到的批評要犀利的多、“逆耳”的多。黨員干部要有面對批評的博大胸襟,對待網絡監督和善意的批評,無論是和風細雨還是忠言逆耳,不僅要歡迎,還要認真研究和吸取。批評中蘊藏著群眾的訴求、牢騷中傳達著群眾的不滿,要善于把這些訴求都提取出來。要善于研究群眾的訴求是否合法合理,要把群眾的合理訴求貫徹到今后的工作中。
黨員干部用網“供給側”改革,要做到穩住心神。互聯網時代,學習渠道多了,黨員干部的學習能力卻“低”了,急功近利的心態影響著部分黨員干部。比如穩不住神、坐不下來,讀書嫌累、嫌慢,上網學習方便又快捷,但往往又會犯“急性病”、喜歡“吃快餐”、成了“標題黨”、患了“灰暗病”,打開網絡只瀏覽標題,一味喜歡追逐負面新聞、奇聞軼事等等。因此,黨員干部要學會用網的“轉方式、調結構”,方式上要更活,速度要慢下來,質量要提上去。上網學習,要學會選擇,互聯網是個“大染缸”,要分清良莠好壞,避免僵硬的“拿來主義”。
“互聯網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具發展活力的領域”。黨員干部要主動順應時代、轉變思維,要深入基層,多了解多思考人民群眾所思所想,對我們開展工作的“供給側”進行改革調整,不斷增強“需求側” 服務群眾和提升自我的積極性、實效性。
(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委組織部 文程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