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這樣一則消息:某人參加某國企召開的黨建工作會。會前恰好在走道里碰到這家企業的黨委書記兼董事長,就上去打招呼:“書記好!”他愣了一下,直到我又沖著他喊了一遍,他才回過神來,然后不好意思地說:“大家平時都喊我董事長,我聽習慣了,剛才還以為你喊別人呢。”
在現實社會中,有人覺得,“書記”看不出自己的級別,沒有行政職務聽起來像個“官”,長此以往,漸漸忘記了自己的黨內職務、黨員身份。亦或是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一些黨員干部對自己“身份”的認同感在潛移默化中發生了變化。他們更看重個人得失榮辱,隨波逐流,對那些“大公無私、做官為民”的思想及價值觀,在歲月的洗禮中,竟產生了質疑與動搖。更有甚者,少許黨員干部在原則面前低頭,在權色名利面前失去抵制力,缺乏共產黨員該有的傲骨與擔當,磨滅了該有的底線與良知,忘記了曾經面對黨旗下的錚錚誓言。倘若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怎會忘記自己的黨內職務、黨員身份?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边@是總書記對我們的諄諄教誨,更是對當下黨員的期許與要求。不管是將來還是現在,我們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當高舉右手,喊出入黨誓言的那一刻,就意味著“我是一個共產黨員”,就意味著“我將用青春與熱血為社會主義、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就意味著“把自己的一言一行與黨的事業始終聯系起來,時時處處與黨一條心,用一生的行動詮釋入黨時的誓言”。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有不少黨員隱匿黨員身份的事情發生。例如:有大學生黨員畢業應聘時,羞于提自己的黨員身份。有的黨員干部還存在“交黨費,嫌多;過組織生活,嫌煩;講規矩紀律,嫌嚴”的怪異思想。為何黨員干部會產生這種抵觸情緒?為何黨員干部會有這樣的不堪行為?
不忘本來,開辟未來。少數黨員干部忘記“黨員身份”,歸根結底還是在于忘記“初心”。其主要表現為黨性意識不強、宗旨觀念淡化、紀律意識淡漠。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路始終在腳下,不管我們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站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的這個歷史節點上,讓我們點燃人生奮斗之初所許下的夢想,將這一生孜孜以求的目標作為我們前進的方向,不忘黨員身份、不忘追求共產主義理想的初心。
“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黨員干部飽含深意的要求。而“心中有黨”卻始終排在第一位的,是其他“三有”的“總開關”。“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秉h的好干部楊善洲就是對黨忠誠最好的楷模。從普通黨員到地委書記,從地委書記到普通黨員,楊善洲從來沒有忘記自己的黨員“身份”,一直以共產黨員的偉大情懷與高尚品德嚴要于己,其公仆之心,天地可鑒、日月可昭。“綠了荒山,白了頭發,他志在造福百姓;老驥伏櫪,意氣風發,他心向未來。清廉,自上任時起;奉獻,直到最后一天。”這是楊善洲一生真實的寫照,直到生命的最后時刻,他對自己的使命依然念念不忘,“我只是在盡一名黨員的職責,只要活著,我就有義務和責任幫群眾辦實事,共產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
“共產黨員的身份永不退休?!焙唵螛闼氐脑捳Z道出了共產黨人的使命與擔當。生命沒有如果,人生沒有彩排。黨員身份是一輩子的事情,廣大黨員干部當思之、鑒之。其實,不忘黨員身份很簡單,因為它并不需要什么高大上的道理,也不需要什么高談闊論,只要我們用赤誠忠心追逐夢想,用不懈堅持砥礪前行,在奮進的道路上,不忘共產黨人的“初心”。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先市鎮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