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四川省綿陽市委書記彭宇行通過人民網給網民回信,并表示“近年來,綿陽市委、市政府先行先試、大膽探索,通過建立輿情專員、限時辦結、目標考核、第三方評價等制度,實現了‘下情上達’和‘上情下達’的良性互動,為群眾解決了一批實實在在的問題。”(人民網-地方領導2016年09月12日)
綿陽市委書記彭宇行給網民們寫了一封回信,在信中,他承諾:“民意在網上,我們在線上。真誠希望網友們一如既往地關心綿陽發展、關注綿陽民生,為綿陽的工作‘灌水’‘拍磚’,多提寶貴意見,唱響參政議政好聲音。”對網民聲音作出回應,并對網民致以衷心祝愿,情真而意切。
“我們在線上”,是黨政領導干部抓住新時代的“方向盤”。在當前的網絡時代,絕大多數群眾都上了網,在網上辦事,在網上表達自己的聲音。如果黨政干部還還坐在辦公室等群眾辦事,等群眾匯報想法訴求,這不僅跟不上時代的節拍,而且會被時代所疏遠,被群眾所背離,黨政領導干部只有與時代同步,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變化,跟上群眾的節奏。
“我們在線上”,是黨政領導干部給群眾的一顆“定心丸”。網絡是群眾發表意見、建議、批評聲音的重要平臺,“民意在網上”是一種客觀存在,如果網上的民意聲音得不到有效的、及時回復處理,民意轉變成“民怨”更是一種危險的信號。“我們在線上”,堅定的表明了黨政干部的網絡存在,并會將群眾的訴求“照單全收”,并予以回復處理,給群眾一個放心。
“我們在線上”,是共產黨人不忘初心、繼續前行的“晴雨表”。“我們在線上”,不僅是“人在陣地在”,更是黨和政府通過網絡媒體,收集民意、解決問題、政民互動、解決訴求的心路歷程。的確,近年來,綿陽市委政府通過建立輿情專員、限時辦結、目標考核、第三方評價等制度,先行先試、大膽探索,實現了‘下情上達’和‘上情下達’的良性互動,將為人民服務從“線下”的現實服務,延伸到“線上”的網絡理政服務,公開辦理回復網民留言2600件,辦理回復率達97.3%,實現了“線上線下”無縫對接,為轄區群眾解決了一批實實在在的問題,體現了干群魚水情深,更真心詮釋了共產黨人為人民服務的真諦。
(作者單位:四川北川縣委編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