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通過人民網發表了致網民的一封信。他在信中說:我們將帶著為民意識上網,成為群眾信賴的“網紅”。通過我們工作方式的“互聯網+”,最大程度地方便群眾、服務群眾,多為群眾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我們將帶著情感意識上網,用真誠贏得網民的點贊。(2016年9月9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都說“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可在現實生活中有的干部卻是“談網色變”或“拒不談網”,直接將“民意”拒之門外。民意“不入門”,問題就得不到表達,“問題是時代的聲音,人心是最大的政治”,生活在“無聲世界”里的干部,何以得民心呢?是故,要守住“民意場”,做群眾信賴的“網紅”。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不同程度影響和改變著群眾的工作和生活,便捷高效的“互聯網+政務”模式受到了廣大群眾的青睞,群眾通過網絡獲取信息、開展交流、表達思想、反映訴求、參政議政,互聯網儼然成為了群眾的“第二聚居地”。網絡是不少黨員干部的一塊“短板”,但群眾在哪里,我們的工作就應該延伸到哪里,畢竟“網絡”之堡壘不攻,“民心”無從談起,所以不能“諱疾忌醫”,勢必要“迎難而上”。
守住“民意場”,關鍵得要先“觸網”通民意。當前黨員干部,特別是基層干部本身網絡知識匱乏,網絡觀念和工作能力不與時俱進給工作帶來極大“障礙”,常常有的黨員干部借口不懂電腦而不開展工作,當前正處于“兩學一做”的火熱期,“學網”、“懂網”也得是做合格黨員的“標配”。不上網了解民意民情,久而久之,網絡便會成為一座無形的墻把黨和人民群眾隔開,對黨員干部而言,傾聽網民聲音既是一種責任,更是勤政為民的一項基本功,廣大黨員干部要帶著信念、帶著感情、帶著使命、帶著問題在“網上”下功夫。
用心、用情做群眾信賴的“網紅”。網絡是一個不通過“面對面”的方式就能“心對心”交談的媒介,黨員干部其實能在網絡上觀察民生所指,了解民情輿論,傾聽民意訴求,發現很多平常看不到的問題,聽見很多平常聽不見的聲音,所以干部更要用心、用情捕捉“網情”、“網聲”、“網意”,熟悉網民的“網言網語”,深入網絡“基層”,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拋開古板的“官老爺”形象,丟掉“官架子”,求真務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在網絡空間立好“口碑”。
網絡無疑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片沃土,要構建網絡生態“綠地”,需要黨員干部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填充“空虛”的網絡政治,時刻常懷為民之心、常思為民之策、常興為民之舉,爭做群眾信賴的“網紅”干部。(林雯)
(作者單位:合江縣鳳鳴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