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幅頗有意思的對聯(lián):“百善孝為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終古少完人。”此聯(lián)出處何在,至今未知。清王永彬《圍爐夜話》有“百善孝為先,萬惡淫為首”之句,但不知此聯(lián)與《圍爐夜話》孰先孰后,不得而知。不過,好對聯(lián)是用來品的,其間富含哲理,對人大有啟發(fā),這是千真萬確的。
對此好生領悟,時時自省、自制、自改,避免一不留神走歪路、踏邪路、行錯路的,固然很多;但總有一些有點閑、有點權、有點錢的公職人員,往往在這個事兒上犯傻掉鏈,墜入溫柔之鄉(xiāng)。要知道,這個“鄉(xiāng)”可非一盞省油的燈,是要用充盈的“子彈”作后盾的。于是一些人就會將黑手伸向公家錢柜或行賄者,最后會產(chǎn)生嚴重的后果和極壞的影響。
話音剛落,從6月22日的《山西晚報》上又讀到一則此類報道。6月18日,有網(wǎng)友爆料稱,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執(zhí)行局副局長肖明多次在上班時間,與不同女子開房發(fā)生性關系。他提供的開房記錄顯示,從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29日,肖明在同一家酒店17次開設鐘點房,其中有15次在下午5點之前。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回應稱,法院立即啟動調查程序,并對肖明作出暫停職務接受調查的決定,調查結果將會予以公布。
作為司法機關的官員,理當是風清氣正的倡導者,廉潔奉公的踐行者,拒腐擋誘的引路人,而非反其道而行之,尤其是在上班時間,行糗事、縱享樂。開房記錄達17次之多,的確膽兒壯,未能把住“不可”的防線。此時,我不禁想到另一個能把住 “不可”的古人。他是明代的曹鼐,年輕時任山東泰安典史,負責維持治安、緝捕盜賊。一次,他從外地押解一名絕色女賊回城,夜宿荒郊野廟。晚間,女犯使出渾身解數(shù)頻頻挑逗曹。為了提醒自己抵住誘惑,曹便用紙寫下“曹鼐不可”四字,貼于墻壁。心中反復做思想斗爭,一夜之間寫了燒、燒了寫,反復十余次,直到天明把女犯押解回府。在此后的仕途上,曹鼐常以這四字嚴格自律,終成一代名相。
同樣是對自己狠一點的,還有曾國藩,他家書寫得漂亮,道理講得透徹。但他心里就一點沒有過齷齪念頭嗎?當然不是,從曾國藩日記中,就可以看到他的多次“思想斗爭”。但每一次都用“不可”來祛除心魔。有一次,他去朋友家做客,看到主婦實在太過漂亮,便忍不住多看幾眼,有些失態(tài),回來后他懊悔不已,于是惡狠狠地在自己的日記里檢討起來:“注視數(shù)次,大無禮”。另一回,他見到幾個漂亮姬妾,“目屢邪視”“肆意調笑”,回到家后,他追悔不已,旋即在日記中批評自己“直不是人,恥心喪盡,更問其他?”
把住“不可”,要“慎獨不自欺”。《后漢書》有篇《楊震列傳》,說楊震任東萊太守時經(jīng)過昌邑,因受楊震舉薦而當上昌邑縣令的王密“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楊震當場批評了王密的不軌之舉,王密則辯稱“暮夜無知者”。楊震說:“天知,神知,我知,你知,何謂無知!”拒絕了王密的黃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另一頭的美女百般搔首弄姿,微信里頻頻催去開房,肖明祛盡“心魔”、把住“不可”、及時剎車,能像曹鼐、曾國藩和楊震這樣,力拒誘惑,那么他就不可能一步步滑向泥潭。所以,奉勸那些至今仍未祛盡“心魔”者,當引以為戒,幡然醒悟并及時知恥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