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成都市委副書記、市長唐良智主持召開市政府第113次常務會議,研究部署加快推進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建設等工作。會議要求要按照“五個確保”目標,掐住關鍵時間節點,在“好”的前提下能快則快,全力推進機場及相關配套項目加快建設。
5月27日,倍受關注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開工建設,標志著成都正式成為繼北京、上海之后全國第三座、西部第一座擁有“雙機場”的城市。天府國際機場的建設是成都經濟社會發展實力的體現,更是成都作為國際航空樞紐和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的縮影。
早在2011年12月,成都市委就確立了“領先發展、科學發展、又好又快發展”的發展取向,明確了“把成都打造成具有全球比較優勢、全國速度優勢、西部高端優勢的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的發展定位。因為有這樣的執政理念和發展思路,在四川,在西部,在全國,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民生改善,無論是傳統產業轉型還是新興產業創新,成都始終以一種領跑的姿勢發揮著“領頭羊”作用。在前不久某知名財經媒體舉辦的一個排名競爭中,成都以綜合實力最高分獲得“新一線城市”排名的榜首便是對近年來成都經濟社會發展極大的褒獎和肯定。
成都處于長江經濟帶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結合部,是支撐“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聯動發展的戰略紐帶和核心腹地,是擴大內陸開放、沿江開放、沿邊開放和實施向西開放,實施西部大開放升級版的戰略高地和重要依托。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關鍵在塑造核心地位、發揮主導作用。在多極核發展格局中,成都確立了“交通主樞紐、產業主支撐、城市主引擎、開放主陣地”四大功能。天府國際機場的建設,將讓成都成為貫通南北、連接東西的全國第四個國家級國際航空樞紐,架設起中國面向歐洲、東南亞、南亞、中東和中亞的“空中絲綢之路”。成都將繼續以奔跑的姿勢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著智慧與力量。
除了經濟發展方面的領跑外,在社會治理和民生改善方面,成都也始終以一個領跑者的姿態出現在世人面前。比如:作為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近年來,成都始終堅持讓城鄉居民“看得見、摸得著、參與得了、感受得到”的改革要求,不斷深入探索和實踐戶籍管理、失業登記、就業援助、社會保險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促進就業、社保、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環保等關系民生的各項事業創新發展,努力實現環境優美、社會公平、人民幸福的目標。
“航空大都市理念之父”約翰?卡薩達曾贊嘆:“不是每座城市都有實力和底氣修建雙機場”。成都有這方面的實力和底氣,更有這方面的自覺與自信。天府國際機場的修建,只是成都經濟社會發展戰略部署的一顆“棋子”,相信在以后的發展中,成都還會不斷有新的“大動作”,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