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全面深化農村改革,涉及千家萬戶的利益,涉及許多復雜敏感的問題,這就要求農村黨員必須不斷轉變觀念,順應形勢,拼在經濟建設的“一線”,敢于負責、主動作為,做新形勢下推進農村經濟事業發展的先鋒。
要“富口袋”先要“富腦袋”
俗話說得好: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當前部分農村黨員理論修養不深,政策理解不透,思維方式不活,機遇意識不強,不適應市場經濟新形勢的要求,影響了農村黨員模范作用的正常發揮,也制約了經濟的發展。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離不開新思路、新理念,勤奮學習與教育培訓是黨員增強黨性,提高本領,解放思想,做好工作的前提。不善于學習,不善于積累,那么想問題、辦事情往往容易就事論事,沒有寬廣的眼界,難以登高遠,就不會有大的發展。農村基層黨組織應利用“兩學一做”、“三會一課”、“三級聯創”、電教宣傳等多種形式,強化知識灌輸,組織黨員認真學習有關的法律法規、黨在農村的一系列路線方針政策及市場經濟知識等,不斷提高農黨員的自身素質、豐富知識儲備,為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做好表率 帶頭致富
“打鐵還需自身硬”。當前,農民群眾要致富、農村經濟要發展,主要是缺技術、缺門路、缺帶頭人。在這種形勢下,農村黨員應打破傳統傳統思維定式、轉變傳統工作方式,立足自身找優勢、謀發展,努力找到適合自身特點的發展路子,依靠中央、省、市、縣各級“三農”工作中的政策扶持、技術培訓、示范引導等手段,將自己提升為“致富經”內的專業人士,做到先致富、快致富、帶頭致富。同時,也要對各項富民惠民政策進行精研細究,敢于面對市場,探索致富途徑,總結致富經驗,綜合區域優勢、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對照先進經驗,深入思考適用于農村發展的致富模式,以精準化、常態化、長效化的致富手段引領農民群眾致富增收。
打好“算盤” 帶領群眾致富
“自己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這已成為廣大農村黨員干部的新追求。會不會、能不能帶領群眾致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農村黨員在群眾中的威信高低。因此,想要帶動農民群眾一起致富,就要將黨的“三農”工作和實際情況相結合,一是要依托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組織,各種經濟社會服務組織,推動新農村經濟體系的形成;二是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政治組織優勢,制定規劃,確定目標,領著群眾闖市場,當好農民的“千里眼”、“順風耳”,學會捕捉準確的市場信息,搞好信息咨詢,積極幫助農民開拓市場,切實解決好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的事情。三是在遇到如資金、技術、場地、銷售等各類困難問題時,要積極思考對策、幫助解決,依托產業結構調整帶動、科技引領帶動、能人示范帶動、結對幫扶帶動,著力深化農村產業結構改革,激發農民致富原動力,釋放發展新動能。
(作者單位:四川宏縣委組織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