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開的全省黨校工作會議,是省委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對做好我省干部教育做出的響亮回應。黨校姓黨,把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作為黨校主業主課是黨的事業發展在當代的必然要求。如何將黨的事業發展和時代要求結合起來,是黨校姓黨題中必有之義。
歷史發展到今天,時代變了,干部的情況也發生了重大變化。這些變化歸結起來有這樣幾個方面:一是我國國內國際形勢環境變化之快、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對我們黨治國理政考驗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二是黨的干部受教育水平發生了根本性改變,從以工農干部為主到基本上都接受了高等教育,加之國民教育體系基本完善和配套,文化補習與學歷教育已不再是干部最需要的基礎內容。三是隨著社會的變化和對外開放,社會思想觀念和價值取向多元并存,紛紜激蕩,極易導致人們包括黨的干部在思想上出現混亂、行動上出現脫軌。種種現象,不一而足。在這樣一個時期,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成為黨校主業主課是黨的事業發展的必然時代內涵。
突出主業主課,要求黨校必須在教學立意上,努力占據三個高地,提升思想引領力和話語主導權。即要努力占據思想高地。根據時代變化和實踐發展,加強理論總結和理論創新,在黨的思想理論方面有所作為;要努力占據價值高地。在各種價值觀激烈碰撞的社會環境下,以共產黨努力踐行的價值觀和共產黨員應有的價值品質,形成既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又能支撐現代發展要求的價值標桿體系;要努力占據文明高地。我們黨90多年奮斗史特別是60多年執政的歷史,不僅是中國歷史中突出的一段時期,也是人類歷史中特別的一段時期。這段歷史,既有巨大的成就,也有深刻的教訓。深入總結這段歷史和現實展示的經驗和教訓,不僅是黨和國家的寶貴歷史財富,也是人類文明的寶貴歷史財富。
突出主業主課,要求黨校必須在教學目的上,明確黨校教學旨在幫助干部向黨中央看齊,防止不看齊、看不齊現象。必須明確,所謂看齊,不是指滿口空洞的政治口號和泛泛的政治表態,而是把黨和國家的未來放在首位,把民族的發展復興放在首位。黨校教育,不是培養具有更多知識和能力的私利謀取者,而是培養具有使命感和擔當精神、廉潔自律的共產黨人;不是培養不了解國情、也不真實了解他國做法的空談者,而是培養以建設強大穩定的國家為根本信念和責任的領導者;不是培養能夠張口而出許多時尚深奧的名詞、概念、理論和模式的建議者,而是能夠在社會立體多元環境和多重困境中,以現代治理能力取得符合歷史發展和人民福祉的治理績效的國家治理者。
突出主業主課,要求黨校必須在教學內容上,加強對基礎理論和重大現實問題的研究。堅持問題導向、實踐導向、需求導向,深入研究和著力回答大家普遍關注的深層次問題,從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做出有說服力的回答。為此,需要努力做到四個融會貫通:要將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與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實踐和發展融會貫通;將黨的基本理論、治國理政思想及重大方針政策與重大現實問題融會貫通;將中國歷史的寶貴財富與人類文明的發展趨勢融會貫通;將政治立場的堅定性與科學探索的創新性融會貫通。
發揮黨校優勢,以質量為核心,圍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水平狠下功夫是當下黨校教學搞好主業主課的著力點。因此,必須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狠下功夫。黨校教育要推動黨員領導干部強化戰略思維、歷史思維、辯證思維、系統思維、創新思維、底線思維,全面提升能力素養,解決新形勢下能力欠缺、“本領恐慌”問題,更好地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在教學方法的改進上狠下功夫。積極推進主業主課教學方式和教學機制的改革與創新,提高教育的實效。必須在改善和優化師資結構、提高師資水平上狠下功夫。如何優化黨校師資隊伍結構、培養造就一大批忠誠于馬克思主義、在學科領域有影響的知名專家和理論大家,使之成為我們黨一支重要的理論力量以及中央和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決策咨詢機構和新型智庫,是擺在各級黨校面前的一個需要長期努力并回答的重大課題。
(作者系省委黨校副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