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堅持創新發展,必須把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科技創新、文化創新等各方面創新,讓創新貫穿黨和國家一切工作,讓創新在全社會蔚然成風。”創新的事業必須由創新的人才來干,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習近平指出:“人是科技創新最關鍵的因素。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我國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4月17日央視網)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的事業呼喚創新的人才,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人才是關鍵。近年來,黨中央加強創新人才隊伍建設,通過“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等措施,狠抓海外高精尖人才的引進和國內人才的激勵培養,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
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實踐是檢驗人才的試金石,在實踐中發現群眾公認、有業績、有能力的人才。在堅持民主測評、集體票決等制度的基礎上,探索推行競賽擇優制,變“伯樂相馬”為“賽場選馬”,以實績使用人才,讓能干事者有機會、干成事者有舞臺,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投機鉆營者得利,真正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在創新活動中培養人才。堅持招才引智和自主培養相結合,加快形成人才培養的良性機制。加大培養力度,加強教育投入,發揮引導作用,將培養作為提升人才素質的一項政治責任、精神追求、思想境界。在培養過程中,積極引導人才排除種種干擾,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創新突破上,不斷充實提高自己,真正會思考、探索。
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用優良的環境凝聚創新人才,全力打造人才創新創業基地,著力加強人才引進的載體建設,依托科研平臺、產業平臺,在其周圍聚集一批高素質人才。讓大眾創新萬眾創業成為釋放人才紅利的新活力,主動參與國際創新與合作,推動形成創新資源聚集、創新人才輩出、創新成果涌現的綜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