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特別是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鮮明地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是我們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是我們黨關于發展理論的豐富和發展,是指導“十三五”規劃發展的核心內容和思想靈魂,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長期堅持的根本遵循。當前,我省圍繞著踐行五大發展理念的各項部署已經作出,總體布局已經形成,接下來關鍵就是 “怎么干”了。
踐行五大發展理念,必須要讓五大發展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理論來源于實踐,五大發展理念的形成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體人民勇于實踐、不斷探索的結果。這其中既涵蓋了對成功發展路徑模式、方式方法的總結升華,也涵蓋了對一些國家發展中教訓的汲取警示,可以說,五大發展理念是基于對規律認識基礎上的實踐凝結,是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后的行動指南。理論是為實踐服務的,只有反作用于實踐才能推動發展。當前,對五大發展理念的認知不能僅停留在觀念層面、停留在口頭上,而應將其落實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實踐中,要讓其轉化成發展動力和民生福祉。
五大發展理念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提出來的,貫穿著鮮明的問題導向。在實踐中發現和解決問題,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法。五大發展理念以問題為引導,直面我國發展中的諸多矛盾和困惑。概括地說,創新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動力問題,協調發展注重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綠色發展注重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開放發展注重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共享發展注重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可以說,五大發展理念既抓住了制約發展的癥結,又開出了醫治癥結的良方。
踐行五大發展理念,關鍵在落實,抓落實是擺在我們面前的現實問題,也是必須回答的重大課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落實是領導工作中的一個極為重要的環節,也是衡量黨員干部世界觀正確與否和黨性強不強的一個重要標志。近日,省委書記王東明在全省市廳級主要領導干部讀書班上作主題報告,報告中出現頻次最多的一個詞就是“落實”。把“十三五”藍圖變成美好現實,歸根到底就是要強化執行、狠抓落實。從“十二五”發展實踐看,我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豐碩成果都是扎扎實實干出來的,是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也是全省上下拼搏實干、狠抓落實的結果;從“十三五”形勢及任務來看,要實現決勝全面小康、建成經濟強省的奮斗目標,只有靠實打實地干。各地各部門要把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變為鮮活實踐,在新時期贏得先機、跨越發展,憑的是落實,拼的是行動。
就四川的現實來看,首先要將五大發展理念的精髓融入“十三五”期間的各項部署中去,推動穩增長各項工作落地落實。比如,充分發揮投資在穩增長中的關鍵作用,強化項目工作保障,在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城市地下管網、產業發展、生態環保、脫貧攻堅等領域,繼續謀劃一批重大項目;抓好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多措并舉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服務化的方向,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成長型產業和新興先導型服務業等。
其次,要推動“十三五”期間五大發展逐一逐項落地落實。一要推動創新發展落地落實,著力培育經濟增長新引擎。比如,把全面創新改革作為“十三五”的“一號工程”,集成打造協同創新共同體,加快推進軍民深度融合發展,打通科技與經濟融合通道,務實建好各級各類創新平臺,大力培育和激勵創新創業人才;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扎實抓好農業農村、國資國企、行政體制、投融資體制等已出臺改革方案落實。二要推動協調發展落地落實,增強全省發展整體協調性。比如,做強區域經濟板塊、做大市州經濟梯隊、夯實縣域底部基礎;著力加強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宜居宜業縣城建設計劃、百鎮建設行動和百萬安居工程,同步推進幸福美麗新村建設;把治蜀興川各項事業納入法治化軌道。三要推動綠色發展落地落實,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比如,嚴格落實全省主體功能區規劃,持之以恒抓好綠化全川行動,全面打響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健全完善體現生態文明要求的考核評價體系和資源有償使用、生態補償制度。四要推動開放發展落地落實,著力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比如,加快推進產業、企業、城市和人才“四個國際化”,抓好內聯外通、空間拓展、層次提升,進一步建設進出川大通道,在深化合作上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水平;積極打造良好營商環境,落實招商引資政策。五要推動共享發展落地落實,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比如,認真落實 “六個精準”“五個一批”“六個有”“五個一”等部署要求,明確目標、精準施策,讓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山區的貧困群眾以及地震災區群眾同步奔康致富。
各級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必須把狠抓落實作為檢驗自身工作根本的標尺,深化抓落實的認識、明確抓落實的任務、掌握抓落實的方法,增強抓落實的自覺性、能動性和創造性,真正把五大發展理念落到實處,為決勝全面小康作出新貢獻。
(作者系省委黨校區域經濟學教研部主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