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既要用容錯免責激發黨員干部在改革創新中敢于擔當、善于作為、創新突破,又不能讓他們因此不作為、胡決策、亂作為,這就需要明晰責任清單、厘清責任界線。日前,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出臺《關于建立黨員干部改革創新容錯免責和不為亂為追責問責機制的實施意見》,明確了容錯免責的詳盡條件,框定了不作為亂作為的具體情形,為容錯免責引入了“熔斷機制”,有效規避“政績沖動”風險、鏟除庸懶散土壤。
“熔斷機制”是指當股指波幅達到規定的熔斷點時,交易所為控制風險采取的暫停交易措施。其主要作用是控制金融產品價格過度波動,從而規避市場風險。一段時間以來,為激發黨員干部干事創業激情,一些地方相繼探索建立了容錯免責機制。但不可否認的是,容錯免責在為干事創業者提供寬松環境的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也為個別不作為亂作為的黨員干部提供了借口。因此,急需明晰邊界、厘清界線,對干部“錯”的決策和行為及時“熔斷”。
“熔斷機制”要設置科學熔斷點。即在改革創新過程中出現偏離遠景目標或遲滯不前的情況時,及時“熔斷”,認真分析問題原因,仔細區分是不可抗力還是人為因素,該叫停的叫停,該糾正的糾正,該問責的問責。
引入“熔斷機制”要做好兩項工作。對改革創新項目,要制定科學具體的計劃書,詳細羅列遠景目標、階段任務、工作舉措以及存在哪些風險點等,做到居安思危、有備無患;要進行全程監督,哪個工作階段出現問題,哪個任務目標出現偏離,及時介入,做好風險評估,防患于未然。
“熔斷機制”重在執行。對出現問題的改革創新項目要不講情面,及時“熔斷”,不搞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對人為因素造成“熔斷”的,要堅持有責必問,不搞“網開一面”,不搞“下不為例”,從而促使干部少干錯事、多干正事,大膽創新、大方干事、真正有為。 (作者單位:河北省滄州市委組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