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低保“找關系”、求醫求學“送紅包”……這種“腐敗亞文化”看似平常,實則危害不小,它會降低社會對腐敗的道德羞恥感,擴大對腐敗的容忍度,潛移默化地侵蝕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當人們對這些行為見怪不怪的時候,腐敗就如病毒一樣雖無形卻無孔不入。
“腐敗亞文化”之所以禁而不絕,除了有些法律、制度在執行時“走樣”之外,人們沒有形成按法律按制度辦事的氛圍和習慣也是原因之一。走捷徑者有之,利用職務職權便利收受好處者有之,加之查處不到位,明規則沒有得到有效執行,潛規則反而大行其道。
要消除“腐敗亞文化”,一方面要對制度規則進行完善,減少灰色地帶,讓人清楚地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另一方面要強化制度的執行,對違反制度的行為堅決進行查處,做到抓早抓小,不搞下不為例。還要加大宣傳教育力度,讓清廉自守的觀念深入人心,發揮社會和媒體監督作用,形成“伸手必被捉”氛圍,以清正廉潔文化壓倒“腐敗亞文化”,讓人人皆養成按制度辦事習慣。(郭家修)